“我们都只在各个狭小的圈子里相互交流,最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接受新思想。”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慢慢倾向于选择固定类型的电影、书籍,慢慢的结交一些跟自己相似的朋友,慢慢的自己看到的、思考的都是自己所认同的事物。当另一种与你价值观或者认知完全不同的认知出现的时候,你会捂着耳朵跑开,不仅拒绝接受甚至觉得他们不可理喻。如果你有这样的“症状”,恭喜你,你已经成功被你的圈子禁锢住了。
所以我们现在拥有固定的“朋友圈”,我们喜欢听到赞赏自己的言论,希望看到与自己相符的一切……慢慢的,我们觉得自己的世界越来越丰富,其实这个世界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
昨晚去北大听曹林老师的新闻评论课,开始的时候他抛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北大总成为媒体的靶子?在座的北大学生以及非北大学生都从媒体和受众的角度去分析,唯独最后曹老说的一个点让我有所思考,他说:在别人质疑北大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其实忽略了北大是真的存在这些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你在一个圈子里的时候,你的认知都从这个圈子中来,如果你是北大的,就会感觉北大一出新闻你们就成了媒体的靶子,但却没有去真正去思考这个问题真的存在吗,应该如何解决呢?这大概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我现在一直在怀疑自己18岁之前就干什么去了。之前生活就是好好学习、看名著和追言情剧,不爱看漫画拒绝玩游戏不接受任何新思潮,所以活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傻瓜”。后来,才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发现各种有趣的事物,现在恨不得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拼命的汲取周围的养分。
我的觉悟还不算晚。
当我对日本的印象仍然停留在《菊与刀》和看过的那些日本电影的时候,突然有个朋友去做了日本时尚,她告诉我穿搭也是一种文化,并且让我看到原来日本还有如此多的风格,原来有这么多女孩子是这样生活的。她帮我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外面的光射进来,我开始了解认识另一个世界的样子,这感觉太爽了。
曾经我还是个只爱《爸爸去哪儿》的脑残粉,后来做综艺的朋友告诉你还有很多好看的综艺,他们是如何做的,又有哪些亮点云云。突然又为我打开了综艺的大门,并开始对国内综艺有些思考,这是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事情。
认识了做记者的朋友和坚持新闻理想的朋友,会真真实实感觉到理想的力量。想起大一的时候每个人都非常有新闻理想,但是毕业了去做新闻工作的人寥寥无几。当有一天我还在为新闻理想热泪盈眶并且仍然心向往之的时候,我会感谢身边对新闻忠心耿耿的小伙伴。
你看,一个人的圈子永远是有限的,只有有人为你打开不同的圈子、你可以走进去了解一些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才是那个有意思的世界啊。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特别钟爱的那一个部分,我们喜欢一类文学、一类电影或者一类文化,都是极其正常的。但是同样有点“危险”的是,如果你一旦只接受这样相同的想法,而把这个多元世界的声音关上的话,就会很容易掉进自我的小圈子。虽然有一句话叫“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但是只活在一种圈子,也会是另一种的“自取灭亡”。
生活不是只有一种可能,你把你所有的遇见和收获组合起来,才是那个更好的你呀。
你说呢?
坚持原创的否泰,转发记得授权喔么么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