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儿子发来信息,因为我正在抹擦脸油,不方便打字,而一般情况下我也不太喜欢发语音,比如现在儿子肯定正在宿舍,听语音应该是不太方便的,于是我用了语音输入文字。
儿子说最近要再去医院看脸上的青春痘,可是大夫都在周内上班,他已经请了好几次假,实在不好意思再请假,于是给我说:“不行我周三早上翘一节课去,或者我看情况。”
“你自己看吧!”我说了一句,发了过去。
“你态度咋这么恶劣呢?”儿子回复。
“我咋了就态度恶劣了?”我有点纳闷,再一看前面,明白了,后面是个感叹号。“我是语音输入,你不要太注意标点符号。”
“哦,但是我跟你说你跟别人发消息可不能加这些标点。”儿子开始给我上课。
“我跟别人就不用语音输入。”心里有点虚,语音输入还是蛮方便的,只是我一般情况下会注意一下标点符号。
“还要善用表情。”儿子继续循循善诱。
“意思是要多用表情吗?”这个我倒是很少用,那么多的表情符号找来找去很麻烦。
“非常正式的情况就算了。”
“好的,我尽量学。”
“比如这几个你可以用。”说着,儿子发过来三个符号表情:[呲牙][愉快][玫瑰]
“那这个呢?”我发过去自己用的最多的微笑表情。
“这个不能用。”直接被否决。
“这三个笑你感觉一样吗?”儿子问我。说实话,我觉得差别不是特别大。一个是露出牙齿的大笑,一个是腮帮子带点红晕的笑,而感觉很客气礼貌的就是微笑了,也是我最爱用的表情。
“这个仿佛在说呵呵。你想想呵呵是个啥意思?”儿子指了指微笑表情,接着说,“就有点不想搭理你的感觉。”
“哦,这应该是年轻人的想法,我们老年人都用这个。而且我每次用的时候,前面都有字呢,不单独用的。”心想,一个表情还这么多弯弯绕,真麻烦。
“这个就很友善,是真的高兴。”儿子指了指脸带红晕的愉快表情。
好吧,这个表情我几乎没用过。“知道了,那让我找找这个表情,把它置顶。”
“这个老年人一般不要用。”儿子又发过来一个龇牙咧嘴貌似坏笑的表情。“这个笑有点贱贱的意味,但是总体是正向友善的表情,一般开玩笑爱用这个。”
“我不懂的都不用。”这是实话。
“这两个都不要用。”儿子又发过来一个捂嘴笑和斜眼笑的表情。
“为啥,第一个我还老用呢。”和朋友开玩笑时我经常捂嘴笑。
“有点特殊意味。之前没啥,有时候有点阴阳怪气的感觉。比如一个河南人在西安的什么新闻下面评价:河南就不会这样。后面是这个表情,带点嘲笑的感觉。”
难得儿子这么耐心地教老年人学习,正想表示感谢,儿子又发来信息:“但是其实上面这对你都没啥用,这些都是年轻人之间的,
你和你大部分同年龄段的不知道这,正常用就行了。”儿子继续总结,“当然最主要还是结合语境,这里面不少表情一开始可能就是正常的表情,但因为总是出现在一些语境中而变味的,没啥恶意。”
好吧,我们老年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