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之实质】

作者: 兴时态_198812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21:29 被阅读254次

【“宗教”之实质】

【“宗教”之实质】

宗教植根于人的天性和人生的基本处境,决非科学进步和社会改造能够使之消灭的。

无论何人,只要执意在短暂的人生中求永生,在人生的不完善中求完善,他便已经具有一种宗教倾向了。

宗教乃理想主义之极致,理想主义者所相信的绝对精神价值不过是神的同义语罢了。

真正的宗教精神只关涉个人的灵魂,与世俗教派无关。

一个人如果不是因为灵魂中发生危机而求自救,则无论他怎样具备救世的热情,宗教始终是外在于他的东西。

宗教精神的实质是对个人内在心灵生活的无比关注,看得比外在生活更重要。

一个人是否具有这种广义的宗教精神,与他是否宗教徒或属于什么教派完全无关。

宗教把人生看作通往更高生活的准备,这个观念既可能贬低人生,使之丧失自身的价值,也可能提升人生,使之获得超越的意义。

史实证明,在现代社会中,凡企图把任何一种新福音强加给社会的教派,必然成为邪教。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看不到任何全人类皈依某种世界性宗教的迹象。

不管幸运还是不幸,每个人独自担当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这将是许多代人的命运。

热情的理想家所能做的至多是鼓励人们自救,而不是充当救世主。

人的心智不可能是全能的,世上一定有人的心智不能达到的领域,我们把那不可知的领域称作神秘。

人的欲望不可能是至高的,世上一定有人的欲望不该亵渎的价值,我们把那不可亵渎的价值称作神圣。

然而,我们不知道,是否有一个全能的心智主宰着神秘的领域,是否有一个至高的意志制定着神圣的价值。

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是否存在着一个上帝。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属于神秘的领域,对此断然肯定或否定都是人的心智的僭越。

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而在面对神秘的谦卑和面对神圣的敬畏。

根据前者,人只是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根据后者,人分为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

上帝存在于人的局限性之中。

人在何处看到自己不可逾越的界限,就在何处安放一个上帝。

“上帝”是一个符号,象征人生不证自明的最高原则,而一切精神跋涉者的困惑便在于总是想去证明它。

有一天人突然发现自己是大地上的孤儿,于是就为自己生下了一个父亲——上帝。

我们是一群迷路的找不到神的孩子,但我知道神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

《圣经》的最好读者在异教徒之中。

今日的许多教徒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宗教体验,一个确凿的证据是,他们不是在孤独中、而必须是在寺庙和教堂里,在一种实质上是公众场合的仪式中,方能领会一点宗教的感觉。

然而,这种所谓的宗教感,与始祖们在孤独中感悟的境界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

古希腊人凭本能相信神灵,中世纪人凭逻辑相信上帝。

现代人用理性扼杀了本能,又用非理性摧毁了逻辑,于是只好跋涉在无神的荒原上。

偶像崇拜是一种矛盾情结,本身交织着对偶像的爱和惧,虔信的迷狂和亵渎的渴望。

所以,一夜之间,狂热的崇拜就可以突变为同样狂热的破坏。

释道二教,其原初的出发点都是一种哲学的觉悟,要摆脱生死的纠缠。

但是,一经传播,便离初衷愈来愈远。

适意淡泊的老庄哲学变成了装神弄鬼的妖术。

虚无悲观的佛陀哲学变成了积善图报的谋略。

大乘宣称要普渡众生,为此不惜方便说法,把佛理改造得适合众生的口味,其结果真不知是佛把众生渡出了苦海,还是众生把佛渡入了尘嚣。

教堂的原型是天国。

庙的原型是地府。

天国有音乐、烛光和不露形迹的上帝。

地府有咒语、香火和面目狰狞的塑像。

西方人向往灵魂的不朽。

中国人渴求肉身的长存。

【“宗教”之实质】

丁俊贵

2018年7月28日

相关文章

  • 【“宗教”之实质】

    【“宗教”之实质】 宗教植根于人的天性和人生的基本处境,决非科学进步和社会改造能够使之消灭的。 无论何人,只要执意...

  • 读书体会

    宗教经验之种种

  • 文化必须要有宗教精神

    问:艺术与宗教又是怎样的关系? 雪漠:宗教是文化、艺术之魂,好文化、好艺术是宗教精神之载体。 雪漠:为中国文化留下...

  • 对于宗教的认识

    ——《人的宗教》之总结和读后感 以前以为宗教只是人的一种信仰,祈祷的经由之路,精神的寄托之所,读《人的宗教》一书,...

  • 宗教之缘

    说起宗教,很多人可能会有异样的情绪,毕竟这不是主流,也不符合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但我们的思想文化与宗教密不可分。 作...

  • 《西游记》的娱乐精神

    《西游记》据说是一本宗教的书。很多人对它有着各种严肃的解释,比如各种宗教的解释,但实质上,西游记的本质就是一种俗世...

  • 刘中树《辜鸿铭历史行为的思想理论认识因缘》片段

    在辜鸿铭的理想诉求中,这种“良民宗教”就孔子学说的内在意义解读之,它强调“良民宗教”就是“孝悌之教”、“忠诚之教”...

  • #1000本书计划# NO.050︱《人的宗教》:重要的是我们如

    本书内容的重点既不是宗教史,也不是对宗教做全盘或平衡的论述,更不是比较宗教之优劣,而是环绕着宗教所引发的“价值”。...

  • 宗教因素影响下的缅甸文化 - 草稿

    缅甸是一个传统的并且有浓厚宗教信仰的国家,缅甸大多数文化跟宗教有不解之缘。缅甸国家主要宗教是佛教,将近百分之九十的...

  • 2018-10-24

    诗 信仰宗教彻理明精神物质应分清 玄机开觉醒行径人格金钱重性情 谈:宗教 人之信仰宗教非为名利,首重人格,求研真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宗教”之实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ja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