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案例:行动研究的标本

教育案例:行动研究的标本

作者: 逐日无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09:53 被阅读0次

      第二遍看陈大伟《教育案例写作与研究》了。第一次看觉得这本书有思想,对于提高自己是很有帮助的,打算再细细地看一遍。昨天睡前到今天早上,尤其时间关系,仅仅看了一章都不到,但已经有一些让我觉得豁然开朗之感了。

    1. 参与者比旁观者能获得更多。

    看书,读者更自然的身份是旁观者,有时还强调当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这是一种读者定位,而且得到很多理论的支撑。但是,研习案例时,读者或者称为研习者,更恰当的身份应该改是一个参与者。因为,“教育是面对实践的教育情境工作者;教师工作实践需要情境性知识。教师的情境性知识在情境中获得,连同情境储存通过情境唤起和运用”。读者,要获得情境体验,必须是把自己沉浸如案例描绘的情境中。所谓参与,可能概括不全,但至少包括这几点:读懂案例的情境,厘清各要素关系,重要的细节能准确把握;思维、情感随着案例起伏,感同身受;参与案例讨论,并积极与他人互动等等。

    2. 研读案例必须时不时地问自己: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案例?提供这个案例的价值是什么?

    案例不是一般故事,案例要反映核心理念和观点。学习案例千万不能被案例复杂的结构,曲折的情节(有不少案例有这样的特征)所迷惑。案例可以是散文,但必须形散神聚;案例可以像小说,但必须真实可信;案例可以短小简练,但必须主题内涵必须丰盈。案例可以讨论深入,剖析到位,观点鲜明;也可以根本不加诠释,不予评析,但同样必须给人以启迪。

      研究案例吧,这是研究教学的一条交通要道。

    3.  积累案例就是丰富生命经历。

      作为教师,教育生命必然是自己完整生命的组成部分,因为你在工作日,绝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相处,此时你的生活状态必然与一个个教育事件相联系。一位教师,有各种荣誉固然可喜,但是,最有价值的还是拥有一种桃李满园的感觉,将来听到某位学生有所成就,油然而生:“军功章”里,我能揩上一点儿吧。除了这,还有一条可能是,我有一些东西可以回忆。这个会议,必然是故事,教育故事,把它记录下来就是教育案例。

        有了这些案例,就像厨师有了食材,作家有了生活体验,生物学家有了标本。积累这些案例,会成为自己的一笔人生财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案例:行动研究的标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km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