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发愤的草莓
写文章“第一怕”是什么?
第一怕没东西写。
不知要写什么好,如巧妇无米下炊一般发愁。
还记得上学时,作文课上为了应付那些800字小文章,咬着笔杆半天,脸上就差写个愁字了。看着前后左右桌都把写满密密麻麻字的卷子交上去,那时候心里是怕怕的呢。
其实不怕,这是正常的事情,即使是坚持天天写东西的人,并不是天天都灵感那么流畅地涌出。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位资深写手说他把答知乎问题用来激发自己写作的源,但是在回答了知乎中90个问题后,也开始觉得无“无米下炊”了。
我只是喜欢码码字,还算不上一个“手”的级别,但在这方面和他感同身受。
有时候打开“素材库”,想要选择其中一个话题要点加工成文章时,却寻寻觅觅,眉头紧锁:怎么也找不到一个能激起当下写作欲望的点。
要知道,这些写作话题,都是灵感袭来的那一刻,抄起本子或拿起手机记录在案的。
不用说,在记录可以成文的话题之时,我笃定是心情极其澎湃的,开心都来不及呢,因为思维之网又逮了一只“灵感之鸟”。
我喜欢把大脑看作一片“森林”,在大脑“森林”深处住着五彩斑斓的“灵感之鸟”,它们蹿来蹿去,躲在茂密的树丛中、潺潺的溪水边,偶尔扑腾翅膀飞出来几下,才被我毫不经意地发现而抓住。
这些“灵感之鸟”,我把它们养在素材库的“家”里,待日后慢慢地描摹了它们七彩的羽毛、俏丽的姿态、动听的鸣叫,才把它们放归大脑“森林”去。
然而,当我另选时间,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地再次面对素材库的众多话题时,却常常一脑空白了。
为何在捕捉“灵感之鸟”时,心情激动不已;而再次面对,想要开始描摹这些“灵感之鸟”时,却迟迟找不到适合的“颜料”。
想要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无奈笔端挪来挪去,偏偏憋不出一个字来。能不苦恼?不纠心吗?
我想了其中的三种可能——
一是前后情境各异。
记下话题灵感的时间,与正式动笔写作的时间不在同一个点上。
记下话题灵感时,可能周围环境怡人,目之所极皆是美景,耳之所听全为雅音,在环境的刺激下,大脑的“灵感之鸟”被引诱出来。这里闪出一个话题,那里也跳出一个话题,眼花缭乱都形容不过。
等到正式动笔时,环境已然不是此前那么优雅。如果周围的环境太嘈杂,有分散意念的物、事、人,那些“灵感之鸟”当然都藏身得难觅踪迹。
而环境不同,心情也不同。悲伤的话题,心里高兴时写不出来;快乐的事情,心情沉重时写不出来。
如果情境前后不同了,如何能让身体放松地渐入佳境,又如何能让大脑全情投入,运转出同样的速度来?
二是完美主义捣蛋。
每一个话题,一眼扫过去,都有点印象,却总觉得相关素材不够丰富,于是第一感觉就把那个话题pass过去,结果一个pass过一个,看到最后一个都惊讶了。
追根结底,是完美主义心态捣的蛋。
心里预设了底线:写某个话题,就得把它写得全面,写得精致,写得无懈可击;凡是写得不够淋漓尽致的,写得不够叫座的,要缓一缓,等到自己的认知储备足以撑起个话题时,才可以写。
这样的想法,无疑只会造成拖延症的重现。
总想万事俱备后再行动,这便是拖延症的根结;而一想某件事开始之前,需要以大量的重复的繁琐的准备工作打底,心则有“戚戚焉”。
三是大脑部分休眠。
运动尚需要热身,写作不也同理吗?
现在没灵感,不等于过一会儿也没灵感。很可能大脑中可以推动写作的那部分功能还没起床,还没有热身呢!
话说《思考,快与慢》里就提到了思考的系统1和系统2模式,
在简单的工作时,大脑只愿意先把作为直觉的系统1拿出来使用,而把能够精密运算的系统2调为休眠模式。
但是,像写作这种需要深加工的,动用更多脑细胞配合工作,系统1干不了,而且系统1还可能骗我们自己(大脑会骗我们喔!小心被耍~),骗我们说这事太难了,别干啦。
如果意志力不强,我们可能真的就被骗过去,放弃去做看起来有点难度的事。
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要把问题打倒在那里,不让他有站起来的机会。
1.情境难以模拟,但可以制造环境。
尽量找到让大脑能集中精神的环境,鸟语花香的最宜,据说听听白噪音音乐也是提高大脑效率的好方式。
2.求完美的心放一边去。
哪有非常完美的,总是一路摸索着过来:一开始你只需要拼命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写错了,当下可以改;写差了,过后可以修。
3.喊一句“滚蛋吧,直觉君!”
不要被大脑的直觉骗了,产生畏难情绪。只要你动起笔来,哪怕写上5分钟,大脑会乖乖地把能够处理复杂工作的系统2模式交出来,配合我们完成手头的这件事情的啦。
如同这篇文章,正是我在苦恼不知如何下笔之时,写下了第一句话,在一问一答之间,水道渠成,顺理成章,最后成了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