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特别喜欢比,比房子,比车子,比收入,比孩子,凡事总是喜欢比较,尤其过年过节更胜。
比的结果往往有两个:第一种结果: 生闷气,因为比不过。第二种结果: 得意,因为比得过。
这两种结果,其实都在伤害自己,伤害家人,或者伤害亲人朋友。
爱比较百害无一利,尤其是孩子。
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可能都有过被比较的苦……
每一个人发展轨迹都不同,有什么好比呢。只是短暂心理满足或者心理宣泄而已。
我从来不喜欢比较,尤其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比较。
因为我相信: 每一个孩子天份不同,发展不同。对于孩子,从来无条件相信他,未来一定非常棒!
是的,我对此特别充满信心。喜欢比较是人之常情,但凡事不能过度,比来比去的次数多了,伤害就产生了。
1、比较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焦虑。
大多数父母或多或少都会因为孩子的问题感到焦虑,而且这种焦虑大多数都来自外界。
有位妈妈在后台留言,她前段时间去参加同学聚会,老同学们混得风生水起,谈起孩子大家也是各有各的骄傲。
有的孩子在全校名列前茅,有的孩子参加钢琴比赛拿名次了,有的孩子小小年纪能和外国人自由对话......
她参加完同学会回家,看到那个躺沙发看动画片笑得天真无邪的孩子,莫名来气:“天天就知道看电视!”
这样的场景,我相信很多家长都能感同身受。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听多了别人家的事情,就很容易联想到自己,于是在有意无意的比较中,焦虑就产生了。
“别人的孩子都在学钢琴,我的孩子要不要学呢?”
“别人家孩子都能认100个汉字,我的孩子还什么都不会!"
“别人家孩子2岁就开始学英语了,我要不要也报个班?”
我们不自觉用别人家孩子的节奏来规划自己孩子的成长。
小的时候,比谁认字多,比谁才艺多、比成绩、长大了又比谁挣得多、比房子、比车、比谁家孩子嫁得好娶得好......
好像只有赢过了别人,自己才能有信心,才能安心。
但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在与他人比较中,备受竞争的压力,越来越焦虑,孩子也痛苦不堪。
2、如果人生非得比较,怎么办?如何让比较变得智慧一点?
第一,主动自我比较,比较自己的发展,自己的提升,不断提升总结,不断修炼自己。这是非常好自我激励的方式。
日进一寸,不可小觑!
第二,不要比较人,可以比较事情。
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差别太大,为什么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呢。
做事,有方法,有思路,可以在一件事情上加以分析,加以总结。比较同一件事情背后不同的思路和做法,可以借鉴学习,提升自己,成就自己。
一个孩子长期处于被比较的环境中,他就很难平和地看待输赢、名次和外界的评价,很容易输不起,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稍微遇到点挫折,心就像玻璃般易碎。
比较带给孩子另外一种结果是,打击孩子的自信,让他陷入深深地自卑中。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且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
拿孩子比来比去,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打击和否定。
3
有段话说得好:“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
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幸福。
他们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但却一点儿也不差,有的运动细胞发达,有的很会画画,有的很会表达......
每一个生命发展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速度,大可不必苛求每个孩子走同样的路,能同样的优秀。
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不应该是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孩子都是在毫无意义的比较中,损伤自己的自信和成长的力量,他会觉得人生好迷茫。
想起一位智慧的妈妈和儿子说过一句话: 像你如此优秀的儿子,妈妈养100个也不多。
儿子经常充满自信和大家说这句话。因为妈妈相信他,为了不辜负妈妈的期待,他努力做好妈妈优秀的儿子。
妈妈的信任,带给他巨大的成长力量。
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越比较,孩子越自卑,成长越缺乏力量。反而越相信,越不比较,孩子越乐观,越自信,成长越有力量!
越相信,越有力量!人生有沉浮,自我成长大于竞争。
只要全力以赴,发挥特长,一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人生无悔!
我们曾经也都是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更应该懂得——不比较,不损伤!
几米的《我不是完美的小孩》中写道: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
爱孩子,应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优秀的孩子不是从天而降的,每一个“别人家孩子”都是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的综合结果。
与其比孩子,不如先过好自己的人生。努力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给孩子做好的榜样,给他一个爱的环境,让他自然地生长。
当你放下焦虑,才能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本文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