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回忆(十九)

作者: silber | 来源:发表于2018-09-02 14:21 被阅读2次

    (三)微薪养家 举步维艰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创伤,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人们的生活水平仍处在很低的阶段,农村能吃干饭的人家很少,仍旧是粗细粮加小菜过日子。

    机关单位的职工没有标准27斤,居民25斤。工资也很低,我们夫妻俩的月工资收入不足100元。家里经常保持五个人吃饭,因女儿尚小,不是父亲来带就是岳母来带。可想每月人均不足20元。而且多少还得买日常用品和置办点衣物等。钱少也得过日子。

    当时的猪肉0.68元一斤,但要凭票供应,如果去买别人的票,至少要0.5元一斤。这样大概每斤猪肉就合1.2元左右。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不可能拿钱去买肉票。

    要想改善生活就少吃肉,吃黄鳝、泥鳅。大概就是四角多一斤,看起来还是很划算的。由于我们都要上班,买回的黄鳝、泥鳅多数时候由我父亲去打整。结果时间长了他就不高兴了,他说这东西太难整了,以后还是买肉吃算了,多洒脱。我给他说就是钱少了才想的这些办法。他说不是钱少了,是你们两个的工资拿来我给你们安排,生活比现在开得好,你们不会计划。听了这些话真气人,他老人家真不怕麻烦,还想来当这个穷家。

    穷也有穷的打算和安排,有些大人的旧衣裤能改给孩子穿的旧改给他们穿,儿女们也很听话,从不挑剔。就连儿子读高中时还穿我退伍时带回来的军装。

    那时候的小孩不像现在的小孩。天天要吃零食。每人身上都有零花钱用。那时候没有这一说。儿女们从来没有要过钱。买零食吃。而且学校周围有也没有东西卖,就算是有我们也无钱向他们支付。

    有时学生拿几个糖或者水果等,孩子的妈妈分给他们两兄妹。哥哥的东西要放很久,总舍不得吃。妹妹不一样,拿过手就吃了,哥哥吃的时候他又想吃,哥哥只好分点给她。

    有时候只有一个苹果不好分,妈妈就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打开时闻到真香,就这样闻闻果香就完了。现在说这些可能没有人相信。生在那个年代,那样的家庭环境的孩子也确实只能过这样的日子。

    到了冬天,人们都在准备如何过年了,有点宰年猪,有的杀鸡鸭。我们也想灌点香肠过年。因肉买不起,我就到双古食品站去通过熟人买了三十多斤排骨,大概是0.3元一斤,背了一大背回家。排骨上的肉很少,一家人拿起刀来剔骨头上的肉,剔下的全部装了香肠,剩下的光骨头炖了几锅萝卜汤,大家吃了几天油水很大的萝卜汤,真舒服。

    香肠做好后烤干,煮来吃的时候怎么也切不成片,全烂的不成块。问题是里面和了很多仔骨,干了刀切不动,一切就烂。不过味道和香肠没有什么两样,还不错。

    每逢节假日有空我很喜欢出去钓鱼,我都爱和副书记朱吉明同志一起钓鱼。因他情况熟人熟,好找钓鱼地点。他家的经济也很困难,共有子女五人,钓鱼除取乐外,更主要的是改善家人的生活。那时的鱼比现在香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的回忆(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rm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