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着昨天的话题,上海的海派丈夫只怕已经成为了历史,勤做家务的男人原本就不多,更别说在上海了,相对优渥的生活条件使得上海人家的孩子都养尊处优,无论男女都不怎么会做家务,但男人更心安理得地“脚翘黄天宝”,仿佛他们生来就是被服侍的。
当然,其实男人的这种大老爷作风不仅仅在上海,在其它各地也司空见惯。本质上还是中国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祟,从小就被自己的母亲供奉着,事事包办代替,针尖大小的事情都不做,长大后总想当然地认为会有另一个女人伺候大爷,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何德何能。
任何人如果要问我,上海男人有什么特点?我建议他先把徐峥演的那些角色挨个看一遍,尤其是《我不是药神》,山争哥把上海男演的那个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当然徐峥本人就是上海人,对他来说这并不存在演技一说,他只要本色出演就好。你一定要我说出个所以然,我也觉得有些为难,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比如一开始和他老婆离婚谈判时那副腔调,几句不合对着律师拔拳头。后来误伤了妻子被弄到派出所,妻子的警察弟弟跑进来要教训他,他躲在角落里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成了缩头乌龟。这些细节都将上海男刻画得入木三分。
胆小的男人哪儿都有,当然上海男不会认为自己胆小,像《无名之辈》里面的那两个抢手机店的劫匪在上海人眼里是“缺西”,精明的上海人是绝对不屑于与之为伍的。但与另一些胆小怕事的男同胞相比,上海男还多了一个特色,就是山争哥在《药神》里演的,他们知道适时地耍威风。要不是误伤了生怀有孕的太太,光揍两下律师是绝不至于被抓去派出所的,因为这种表面上看的情绪失控实际上在他的心里拿捏有度,这也是上海人精明的一个表现。
比如有一次我路过超市,看到里面有个下身穿着睡裤上身穿着汗衫的大爷正冲着收银员发飙,据说是他们大米在搞促销,牌子上明明写着多少钱,结果结账的时候发现多了两毛钱。原来是因为促销刚结束,牌子忘了撤走,那还是早些年电脑不太发达,要靠人工手写价牌。只见那位大爷用手重重的敲打着那块牌子,嘴里高声叫嚷着:你们这是欺骗消费者!那架势会让你误以为他下一秒就要抓起牌子拍在收银员的脸上。但作为围观的上海人,我心里很笃定,因为我知道上海人最擅长把握这类分寸,吵闹是一回事,动手是另一回事,万一砸伤了人或损坏了牌子是要赔偿的,这可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所以,上海人的发飙往往是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中,并且他们有充分的把握自己处于优势,比如是上帝般的顾客,商家只有陪笑道歉,没准儿还能意外地获得一些赔偿。比如我妈的朋友的老公为了一包发霉的面条精神百倍地打投诉电话,结果获得了一箱面条的赔偿。当然,其它地区也不乏这类人,只是见过世面的上海人格外理直气壮。
只不过一旦既定规则有可能失效,比如在某个人生地不熟的小地方,当地人看起来也不大友好,用上海话说就是“卖闷”,于是上海人也就一下子闷特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