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啃读的深入,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劳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这是一个大概念,其内涵精准,外延丰富。
①喜欢什么样的劳动能充分又鲜明的展示一个人的天赋才能,带来精神创造的幸福,这劳动其实就是给未来的专业和职业打底的。
②劳动能给人带来胜任感和意义感,多样化的劳动是未来培养、选择职业的重要条件。
③劳动是创造性、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粘合剂,也是一个人拥有健康思想基础的前提条件,因为在劳动中,人能理解和体会到自己所获得的生活福利和文化财富往往与个人参加的共同劳动密切相关。
劳动着的人是最美丽的。如今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赛道越来越多元化,不管是传统的工种还是后工业化乃至e时代的多种多元化职业细化,我们的收入、享受的社会福利确实适合自己的工作/劳动/综合积淀密切关联的。
像东方甄选直播间的董宇辉,堪称直播界的扛把子,像我近期特别喜欢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系博士贺楚涵教授,在艺术界风生水起,更别说我多年来追随的“樊登读书”首席讲解官樊登老师了,他们哪一个不都是因为劳动着、创造着、成长着、快乐着的?
④劳动还带有道德意义,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智慧、技艺和对事业的无私热爱通过自己的亲手劳动,转化成物质成果,就能享受到光荣感、自尊感、成就感。
孩子们因为亲手参与捏出来的蛋糕,吃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甜蜜;成年人经由自己的智慧、汗水获得一份养家糊口的薪水,提升了安身立命的专业素养,甚至收获到行业里的一点声望等,应该都属于这一范畴。
无外乎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无所用心可耻,热爱劳动光荣”是世界上划分人的第一条标准。
一个人如果不做出来一点什么事情,就是可耻的,不动脑筋思考也是可耻的,无所用心、虚度终日是可耻的。
“劳动”可以是一个词,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生活方式。
比如孩子们上课就是一种劳动,喜欢读书也是一种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是所有学生必须从事的脑力劳动,还要有上课以外的个人的智力兴趣和爱好,要在书籍和思想的世界里过着孩子们充满激情和欢乐的丰富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全神贯注的迷恋于一种艰巨而激动人心的脑力劳动,尤其是少年儿郎,应该通过读书积累更多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
孩子们在劳动的熏陶下,能够得到榜样的引领和环境的带动,在教师或年长同学劳动热情的感召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冷漠态度就没法维持。
在帕夫雷什学校,孩子们的手工劳动课做得特别扎实,在教学工厂和教学实验园地里,从手工劳动到工厂实验室里的劳动,再到工农业生产的劳动。
在这所也许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学校里充斥着创造性劳动的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毫无例外的在志愿选择的课外小组里劳动。
这里有少年设计师小组,有建筑家小组,有机械化工作者小组,有车工小组,有电工小组,有植物栽培小组,有园艺小组,有养蜂小组,有养蚕小组,有养花小组,有选种小组,有土壤土壤研究小组,由自动化和遥控学小组。
在这里,实行陶先生所说的“小先生制”——年长的同学领导年幼的同学,正是这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技术小组和农业小组,才把儿童引进了创造性的世界,他们能够从简单的劳动过渡到较复杂的劳动,从使用较简单的工具和机械过渡到操控较复杂的机器。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带动下,孩子们未来的职业赛道就慢慢的清晰起来,每个人身上都能发现和找出使他能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的那条“含金的矿脉”。这个打比方的说法太形象又精准了。
正是在以劳动为大前提的这条道路上,经过长期探索,通过不同活动的尝试,孩子们能够聚焦找赛道。
这所学校的教师们深信,每个人都可能在某项活动中成为诗人、艺术家,所以千方百计的让这些学生把全力集中在一个领域,挑选一项活动,深入细致的钻研。
在这里,把人摆到了首要地位,任何劳动都能够提高到创造性的高度。
在学校里,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的、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从事一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一个进行心爱的劳动的角落,都应当以一个年长的同学的劳动作为自己的榜样,每个人不仅应当自己学样东西,而且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同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没有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多最充分的发挥出来……
以上,是这所学校老师们奉若圭臬的教育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很明显,这是应该推而广之的。
原来真正推动教育发展,使得个人的个性获得全面发展,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劳动,唯有劳动进入了个性的精神生活,进入集体生活,学校的教育使命才算真正得以践行。
是我之前对劳动的理解太窄化了。
感谢阅读,感谢啃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第94节“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