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似乎就要走了,那就来回忆一下暑伏前的炎热,那时,大北京已经经历过几次高温,时而太阳高照,时而闷热多雨,我练习时的出汗量直接反应了天气的温度与湿度。出汗俨然已成为夏日练习的标配,我却找到了欣赏它的角度。(瑜伽练习中,我与汗水的5种亲密接触,你有吗?)怎么一不小心,我的身体直接变成了温度计?虽然没有明确的数字指示,但足以反映出当天的湿热程度。
即便在稍微凉快一点的日子里,只要做头向下的体式,就难免遭遇汗水划过嘴唇的尴尬境地。本能地,我会紧闭双唇,然后我就发觉不太对。嘴唇一紧闭,面部就会紧张,继而浑身都是紧张、僵硬的,这与练习瑜伽体式时,应该是一种放松的状态完全相悖。
好吧,提醒自己放松后,汗水毫无意外地流进嘴里。我尝了味道,很淡很淡的咸味,然后我就开始走神了。提前声明,在练习中是需要让意识专注的,可我没控制住,就有了以下关于咸咸汗水的诸多思考。我只是把它当个故事讲给各位听,但还要提醒大家,若练习时发现意识跑了,需要迅速拉回来,不要任其自由发展。
以前,我以为自己的汗水会特别咸,像海水一样咸,但其实不是那样,咸的程度会与我们体内盐的程度有关系。当我品尝了自己汗水的味道之后,我发现那个味儿跟我平时吃菜的咸淡味很像,虽然是咸的,但很淡。我不太喜欢盐,平时吃凉菜基本就不放盐了,估计这也会导致我的汗水不会那么咸。
突然想起之前在默瀚老师研习班上做的水涅涕,老师说放盐的量很重要,要因人而异,比平时喝汤要稍微咸一点点。如果太咸,会让鼻道内有点干,但若不够咸,效果又不会好。听到这样的话,我会很懵逼,完全不知所措。
那时,我有一个同学就说,可以去医院开点生理盐水,但我觉得开生理盐水算是一个偷懒且比较明智的做法,但它不够个人定制化。生理盐水中盐的比例一定是平均值,而我们个人的口味是不同的,最好能调配到自己接受的味道。
后来,我又想到,我家人的口味比较重,而我吃得更为清淡。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流出的汗是不是比我的汗更咸?我觉得应该是,但这个问题不会有答案,因为我应该不会去品尝他们的汗水。
这一系列有的没的,再次印证了我是个感受型的选手,我好像很乐于去观察在练习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有趣的事,然后会稍加思考,当然这样的思考和发现不应该发生在练习当中。若是练习结束后,能花些时间反思一下练习中经历的种种,无论是身体的疼痛,头脑的波动,意识的闪现,不失为一项乐趣。
如果您也有类似这样的兴趣,欢迎跟我来讨论。我始终觉得瑜伽练习中充满了很多未知,包括身体中潜藏的未知,平时这些都是被我们忽视的,但却真真切切地存在着。若某个瞬间,不经意地,我们与这些未知相遇了,就好像打开了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也算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