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由来,最早见于西晋《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午五月初五,《奉天通志》记载“二午相属为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在端午节这一天制艾草,挂香囊,喝雄黄酒等,实际上寄托着古人们祈福消灾,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景。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在一起则主要是后人为了寄托对屈原坚贞不屈、忧国忧民,愤而投江的哀思。再后来,我们在端午节期间吃粽子,炸菜角,主要还是纪念屈原。屈原已成为爱国主义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源源流长,至今为止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根。因此,发扬光大爱国主义精神,才能爱祖国,建设祖国,一如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现在一些人缺少的也是对祖国的爱,有的人甚至乐于当出卖祖国的汉奸,没有一丁点羞耻之心,这些人虽少,但影响极坏。出卖祖国,背叛祖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下场极其悲惨,即使苟活于世,也时时受到良心的遣责而惶惶不可终日。比如宋代的张邦昌,刚投敌就被杀死祭旗,真可谓不得好死的典型。近代以来,一杆汉奸们更是下场可耻。即使因当汉奸换来了荣华富贵,也被敌人所鄙视,如走狗般唤来唤去。
当下的今天,中国也有许多吃中国饭,却干着卖国求荣的公知,引起全国人民的共愤。比如,这次疫情防控,有些人看不到全民抗疫的伟大功绩,却专捡些工作中的失误添油加醋,以为自己多么高明,用手中的秃笔,颠倒黑白,向敌人递刀子。这些赤裸裸的汉奸行为,个别自以是文化人的叫兽还为她叫好,真不知道学的文化知识那里去了,应该是叫狗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