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读书书与书评
查令十字街84号|灵魂伴侣的真谛

查令十字街84号|灵魂伴侣的真谛

作者: 禾静一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20:48 被阅读60次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在未读《查令十字街84号》之前我对Soulmate(灵魂伴侣)的认知一直是抽象的,它像光年之外一颗忽明忽暗的星星,无论我怎样的收缩或放大瞳孔,都很难看清它的真面目。直到我终于打开了《查令十字街84号》,Soulmate就那样跃然纸上,它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海莲•汉芙与弗兰克•德尔”。

海莲•汉芙是一位真诚、率性、幽默且对书籍有着独特品味的美国女作家。那是1949年的10月,海莲•汉芙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读到位于英国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广告,这条冠以“古书商”之名并宣称“专营绝版书”的广告,成功引起了海莲•汉芙,这位自称对书籍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的注意,因为在她住的地方总是买不到自己想读的书,就算能买到也是价格奇贵。

所以,她向大洋彼岸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写了一封信,随信附上了自己想读的书单。半个月后她收到了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回信以及自己书单上罗列的三分之二的书。于是一段跨越整个大西洋长达20年之久的书信故事由此展开。

海莲•汉芙以书信的形式,将自己想读的书列出来并附上相应的钱币,弗兰克•德尔,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经理负责给她回信。但有时候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并不能找全海莲•汉芙想读的书,或者寄去的书不能满足对书籍质量近乎苛责的挑剔的海莲•汉芙。

直率的海莲•汉芙会在回信中“直抒胸臆”:“这哪是佩皮斯日记呢?你倒是给我交代清楚!这只是哪个没事找事的半吊子编辑,从佩皮斯日记里东挖西补、断章取义,存心让他死不瞑目!……”

有时书寄到的晚了,海莲•汉芙在回信中也会直接称弗兰克•德尔为大懒虫,“依我看若要等到你寄书来,我都不晓得要超度几回了……”

她知道自己语言上的直接,有时也会“反省”,在写给塞西莉的回信中,她写到:“可怜的弗兰克,真是难为他了,我老是对他颐指气使的。我只是在打趣,不过就知道他会当真。我一直想要戳穿他那英国式的矜持。要是哪天他得了胃溃疡,都是我害的。”

从刚开始的买书、找书,到后来朋友间的互称、互聊生活,再到盼望着能见到彼此,二十年的漂洋过海的书信往来,若不是有着两颗相似的灵魂,就一般的书商与买书者又怎能做到。

电影《查令十字街84号》有三个画面,使文字未能表达出的情感,通过电影画面展现出来,使观影者忍不住地泪流。

第一个画面:弗兰克得知海莲•汉芙来不了伦敦后,对书店人说:“海莲不来伦敦了。”脸上的失望与遗憾。

第二个画面:海莲•汉芙举起水杯对着镜头说:“弗兰克,你是唯一了解我的人。”

第三个画面:海莲•汉芙叫弗兰克,而大洋彼岸的弗兰克仿佛听到了一般,慢慢转过身来,“你还在哪里吗?还活着,对吧!”弗兰克回答:“是的,我们都很好。”

仿佛那个人从来就不在大洋彼岸,而就在自己面前。

豆瓣中有位豆友结合李清照的《一剪梅》和白居易的《琵琶行》在这部影片的短评中写下:“云中谁寄锦书来,相知何必曾相见。”读者和观影者包括两个主人公可能都会遗憾,通信二十年却始终未能见一面。就像弗兰克去世后,妻子诺拉在写给海莲•汉芙的信中所说:“我真希望您在弗兰克在世时能够与他见面,并亲自结识他本人。”

但我想恰恰是他们的未曾相见,才使得这段跨越二十年的书信缘显得如此珍贵,如此动人。有人说,海莲•汉芙与弗兰克•德尔呈现出了一段柏拉图式的恋爱,我并不认同此种说法,因为两人的书信中未曾谈到有关“爱情”的字眼,就算是有这种情愫存在,两人也未直接表现出来。灵魂伴侣不一定与爱情有关。

海莲•汉芙喜欢的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相似的人一定会穿越星空、穿越大海来与我们相遇,无论这相遇是在现实中还是书信中。

1970年《查令十字街84号》出版,1971年应英国出版商之邀,海莲•汉芙终于抵达伦敦,但她的弗兰克早已离世,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面临拍卖,但我想弗兰克和海莲•汉芙会永远牵挂着彼此。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个素未相见,却懂自己、念自己、疼自己的人,他/她是另一个自己,是Soulmate(灵魂伴侣)。

愿你能将他/她遇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查令十字街84号|灵魂伴侣的真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hi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