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大明王朝,如果说朱由校的木工手艺排第二,那么普天之下没人能妄称第一。倒不是朱由校皇帝的身份,明熹宗全套木工活样样精通,手艺堪称鲁班在世。但凡他见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阁,看一眼便能制作,他对干木匠活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举个例子,史料说:明朝的床样式不仅不漂亮还笨重,这朱由校哪能看得过去,于是亲自设计图纸、锯料、雕花、刷漆一条龙。成品不但精美,关键能折叠,方便搬运,人躺在上面,居然能依据自己最舒服的姿势调整仰度,连人体工程学都体现了出来。
他的另一大爱好是搞建筑工程,通过勤学苦学,考了个二级建造师证。1625年—1627年间,工部对紫禁城多座宫殿进行修缮改造,朱由校同志自告奋勇担任监理,亲临现场指挥,直至竣工。
他常在宫中亲自动手建造回廊曲室,手操斧锯,兴趣盎然。但他喜厌不恒,看哪里不顺眼就毁掉重造。常常是造了毁、毁了造,忙的不亦乎,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朱由校不但会造大的亭阁,而且擅长精细木工,他做的砚床、梳匣皆是自己油漆,五彩绚烂、工巧妙丽,出人意表。他雕刻的八幅屏,在不盈尺的天地里雕刻的花鸟虫鱼、人物走兽栩栩如生。
据说朱由校曾经还在自家花园里捣鼓了一座乾清宫木制模型,只有三四寸高,做工细致入微,相当精致。他让太监把作品拿到市集上出售,富商哪里知道这是当今皇上的手艺,只认可这手艺精妙,无论多高的价格,都有人愿意出钱买回去。
那么,如此一位皇帝成日不理政务,国家机器却还能正常运转?明熹宗其实是个聪明人,虽说文化程度不高,不喜欢搞政治,但是个善于用人的CEO。
天启一朝,宦官魏忠贤当道,独揽大权,排除异己,经常以皇帝之名压制群臣。实际上他只不过把宦官势力当成棋子加以利用。魏忠贤原名魏进忠,1622年明熹宗赐其名“忠贤”,魏忠贤对外强霸,对皇帝那是忠心的一塌糊涂。
明熹宗任用东林党人,为张居正平反,提拔袁崇焕、熊廷弼抗击后金,取得宁远大捷。1623年以后魏忠贤一党势力逐渐凌驾于东林党之上,因为东林党人没事喜欢怼皇帝,熹宗自然反感,一边利用宦官势力制衡东林党,同时,宦官集团权势再大,有东林党人这群正直人臣维护皇室正统,皇位还得是姓朱,此举实在高明!
另外,朱由校在对待澳门事务的问题上态度强硬,与荷兰侵略者两次在澎湖作战且获胜。天启四年(1624年),朱由校派游击张焘,往澳门向波加劳铸炮厂购买大炮4门,由炮手若翰哥里亚护送赴北京,因试炮失事,若翰哥里亚被炸身亡,葬于北京西便门青龙桥。
后世批评熹宗不务正业,是个荒废朝政的昏君,实有偏颇。他和他父亲一样,并不受祖父万历待见,在他断文识字的年纪,而老爸的老爸只顾自己享乐快活,对孙子的文化教育近乎空白,以至于朱由校是个“文盲皇帝”,大臣听他的批示经常是笑到直不起腰。
14岁时,逼死亲妈的李选侍居然成了他的后妈,不仅得不到应有温暖和母爱,还时不时受到李选侍的精神虐待。16岁时,父亲泰昌帝服红丸猝死,再无依靠的朱由校只能依赖每日相对的奶妈客(qiě)氏了。
大家可以自行脑补《还珠格格》里面的容嬷嬷,大约就是那么一个角色。皇帝是吃我的奶长大的,直到皇帝大婚之后,他还在皇帝身边操持他的各种家务。也正因为如此熹宗册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对她毫无底线的纵容也就见怪不怪了。
天启五年(1625年)盛夏,朱由校乘舟游玩时不慎落水,虽被救起,却受到惊吓,从此落下病根。到了天启七年(1627年)秋,明熹宗朱由校因服用“仙药”,致使病情加重去世,年仅23岁。
明熹宗在位7年,年号天启,由于生前无子嗣,不能承制立嫡立长的祖训,只能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传位弟弟朱由检,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汉人皇帝—崇祯。
参考文献:《明史》 张廷玉;《国榷》 谈迁;《明熹宗实录》;《明通鉴》 夏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