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作为一个权宦,他利用明熹宗朱由校的宠信,肆无忌惮地干预国政,清除异己,残害忠良,确实令人愤慨。
但是崇祯帝朱由检一上位后,就把魏忠贤拔除了,从这个现象来看,魏忠贤的权力,正是滋生于皇权,皇帝不信任他了,铲除他是分分钟的事。当时魏忠贤受命被发往凤阳时,后听闻诏命要将他抓京城受审,他就自缢而死。可见得于他而言,对皇帝也并无反心。
但崇祯虽除此权阄,此后却没能挽救大明,乃至在辽东战场节节败退。人们不禁将魏忠贤主政时期,辽东局势较为稳定的情况回忆起来。
许多人认为,魏忠贤人虽狠毒,有祸国殃民之举,但其主政时期征收了大量商税、海税,保证了辽东军饷的供应。而其死后,多出身东南富庶之地的东林党人,为了自身利益,拒绝缴税,导致军饷不继,辽东兵变,在与皇太极的对峙中节节败退。
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有学者认为,在魏忠贤主政前夕,明朝的家底并不薄。据学者林美玲统计,天启三年辽东之外的边饷尤能支出347万两,辽饷支出628万两。而天启四年,魏忠贤主政后,辽饷等雷害饷数额急转直下。但为什么在其主政期间,辽东士兵没有哗变呢,主要是因为魏忠贤优先保证了士兵的饷银,但军队的其他破费,而且其他边镇的军饷基本无视。可以说,在他主政时期,许多危机已经形成了。他即使不死,爆发也是迟早的事。
有人统计过,魏忠贤所征关税、商税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十万两,这对于动辄几百万两的军费,有如杯水车薪。但魏忠贤病急乱投医,征收的商税确实解了燃眉之急。他死后,财政危机爆发出来。财政危机引发了军事危机。于是蓟州兵变、宁远兵变、蒙古林丹汗袭大同。
崇祯上位后,在财税征收方面下过很大力气。崇祯元年、二年、三年辽饷基本得到保障,可以说,基本稳住了魏忠贤时期接近崩溃的财政,让大明得以苟延几年。由此看来,大明在魏忠贤死后,扛不住皇太极,这不是魏忠贤在世就能决定得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