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秘籍吗?那么先来感受一下你对孩子的爱:
你包办了一切的家务,提供给他最优质的物质。在你不让他参与家庭事务的种种表现中,他形成诸事跟他无关的看法,什么家庭责任感,他无从体会。你想让孩子一门心思好好学习。你希望孩子比你过的好,比你学历高,比你有出息。于是拼命地严格要求,疯狂的为他报辅导班,你试图填满他生命的每一份每一秒,生怕他会像你一样平平凡凡,虚度大好时光。
你试图接触他们周围所有的障碍,你不愿意让你的孩子,再继续走你那些曲折的路,于是你在孩子偏离你的预定轨道时,强硬的把他拖拽回来。你忘记了孩子可能会在你们针锋相对的时候,情感受伤。你是否想过,那个时刻固执的你,满脸的焦虑是否被孩子解读成“原来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不相信我自己能行”或者“原来生活是没有自由的”。
你在外面苦苦赚钱,心心为了接孩子能够买他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却不懂珍惜,变本加厉,无度挥霍。
孩子上课不听课,跟同学打架,种种不良行为出现。回家的那一瞬间,你觉得如此委屈,好好说话终于情绪耗尽,变成一次次的怒吼,孩子越来越疏远,你也越来越迷茫。
我们来监控反思下自己的行为:
第一:包办家务
家庭参与感很重要,如果不让孩子跟我们一起劳动,他不会体会到自己是家庭一员。家庭责任感更无从谈起。
那么问题又来了,全让孩子做好不好?
不可以。
正确的做法:一定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孩子首先做好自己的房间打扫,书桌整理,洗自己的衣服等等。
第二:解除障碍
如果你想让孩子坐上直通车,那就意味着孩子的成长原地不动。你怕孩子摔倒,不让他骑自行车,处处阻拦。你可知道,你不会陪他一辈子,离开你,他该怎样摔倒就怎样摔倒。
正确的做法:孩子遇到障碍,要鼓励他自己振作。你去伸手,会让孩子失去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也打击了孩子的自信。
第三:只给金钱
金钱是好东西,但是不好在直接给予孩子金钱。在你手心向下的时候,孩子会意识到生活就该是老子赚钱给儿子花。他没有机会看到你劳作,也没有在伸手要钱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付出代价,他不懂得珍惜金钱。你直接给他,反而是害了他。
正确的做法:规定什么情况下才能获得零花钱,并且坚守规则。压岁钱等等要鼓励他自由分配,让他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理财,必要时给予指点。
第四:孩子成绩不好,家长不问原因,一味愤怒
孩子表现不佳,一定是有原因的。你从未问他是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明明自己天天玩手机却刻薄的要求孩子好好看书。
家务也从来不给他机会锻炼,体会参与感。他没有存在感,似乎哪里都不需要他。他更不知道什么叫团体合作精神,无法跟朋友们好好相处。
正确的做法: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低下身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关系大于面子,要知道只有解除隔阂,好好沟通,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不然,家里没有温度,或者生长环境不适合孩子,只会让孩子不断去外面寻找温暖,大千世界,诱惑种种。没有正确收到父母的爱的孩子,更容易走极端。我们也必然不想自己辛勤培养的孩子,遇到一个肯倾听肯放权的长辈就仅仅跟随其身后吧。想必那时候,你吃醋也来不及。
总结,果从因来,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原因。
如果你只从表面,制止孩子的行为算完。那么总有一天,孩子会再次爆发。
请换位思考一下,你是否受得了像你一样的父母呢?
另外,请记住,如果你做不到的事,变成了你给孩子指定的规则。那么,永远别指望孩子会听话。因为,与那本就不公平。你没完成的梦想,你没有心情静下来好好看的书,你没有培养的好习惯,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传不如身教。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先修行自己。真正的管教,需要孩子发自内心的崇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