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李白说:“到树林里去搞天体运动吧!”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2、杜甫说:“恨不能赤脚踏在冰上!”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唐)杜甫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3、柳宗元说:“半夜热醒了,不如去爬个山?”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 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璇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4、韩愈说:“热得像坐在蒸笼里一样!”
《郑群赠簟》
(唐)韩愈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
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
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
谁谓故人知我意,卷送八尺含风漪。
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
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
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
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
陆游接着韩愈说:“俺也是!”不过,他也说了:心静自然凉。
5、《苦热》
(宋) 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石涧寒泉空有梦,冰壶团扇欲无功。
余威向晚犹堪畏,浴罢斜阳满野红。
6、《夏日》
(宋) 陆游
赤日黄尘褦襶(nài dài )忙,放翁湖上独相羊。
竹梢露滴惊残梦,荷盖风翻送早凉。
暑用酒逃犹有待,热凭静胜更无方。
空斋一榻翛然卧,闲看衣篝起篆香。
据写“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杨万里亲测,夏天的晚上和中午一样的热。
7、《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8、《五月初二日苦熟》
(宋)杨万里
人言“长江无六月”,我言六月无长江。
只今五月已如许,六月更来何可当!
船仓周围各五尺,且道此中底宽窄!
上下东西与南北,一面是水五面日。
日光煮水复成汤,此外何处能清凉?
掀篷更无风半点,挥扇只有汗如浆。
吾曹避暑自无处,飞蝇投吾求避暑;
吾不解飞且此住,飞蝇解飞不飞去。
9、苏轼的高考阅卷老师梅尧臣说:“热得连飞鸟都受不了自己的羽翼,走兽也会嫌弃自己的皮毛。”
《和蔡仲谋苦热》
(宋)梅尧臣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人亦畏絺綌,况乃服冠袍。
广厦虽云托,呼风不动毫。
未知林泉间,何以异我曹。
蝇蚊更昼夜,肤体困爬搔。
四序苟迭代,会有秋气高。
苏轼倒是很少抱怨天热,他的最高美学境界总有“清凉”二字:“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他总能在大热天里找到消暑的办法,且纳凉的姿态十分优雅,他记录了一次由他的学生夏天款待他的降温办法:打来冰凉的泉水盛在大盆子里,再在水中放上白色的荷花,一时暑意全消。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位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学士,虽然一直受挫,却总能把眼前的每一道障碍,都化解为一扇窗。
10、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宋)苏轼
五月二十四日,会无咎之随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有时候,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是耐受困境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