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如果错别字太多,很容易让人怀疑是盗版的。
在简书平台上浏览文章时,发现好多文章里面都有错别字。要不就是“的地得”没用对。有可能是通过语音输入的结果,且在发布前没有进行仔细地校对。
阅读一篇写的非常好的文章时,是一种享受。可若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有错别字,心里就会感觉很可惜,觉得是在给文章减分。
简书平台的友好之处就在于不管我们写的好不好,都可以发布文章。但我觉得不管文章写得好不好,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应该作为一个前提或标准。想想我们在拟写合同等资料时,是不允许出现错别字的。为什么我们的文章就要出现错别字呢?
犹记得刚开始使用微信时,有一位高中同学将另一位同学的名字全都打成发音相同的字了。他说彼此知道说的是谁就行了,不是那个字也没关系。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别人总是将我们的名字写错,甚至读错,我们是不是会有一种没有被重视,没有被尊重的感觉呢?难道我们的名字只是一个可以随意改变的代号?
在这如此便捷的网络时代,我们遇到不确定具体是用哪一个字的时候,是否真的连查一下的时间都没有?
大家真的觉得有错别字也无关紧要吗?我们为什么要用错别字来证明自己的不严谨呢?
除了错别字,还会出现少字、多字的情况,这样往往导致整个句子不通顺。还有一些则是缺乏标点符号,阅读这样的文章会让人觉得很辛苦。
我当然不能100%肯定自己在简书写的文章就没有错别字,即使我每次都是检查两三遍之后才发布。但我会尽力少让、不让这种错误发生。毕竟文笔已经这么差了,再加上别的错误,岂不是雪上加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