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不是靠铁口直断,而是基于思考。
但是怎么才能看得准呢?
被誉为半仙的凯文·凯利非常坦诚地展现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他认为自己最重要的思考方式,就是用进化的观点去看待技术。
他会不停地追问:“科技想要什么?”
他相信科技是有生命的。
这里不是宣扬什么“万物有灵”,不是说存在什么神秘的力量。
用进化的眼光看待技术,把技术当做一个有生命周期的活系统来看待,这里边的关键在于“看待”。
这是研究和观察的一个视角,帮助我们从细碎中抽身出来,看到更大的规律。
一屋子的空气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
假设我们拿着一个能看到分子的超级放大镜来看空气,就会发现,里面的气体分子在不断混乱地碰撞。
那我们现在有个任务,要预测这个系统未来的行为变化,该怎么预测?
物理学家们会选择切换视角。
他们不再拘泥于细枝末节,而是站在了整个气体的宏观视角,把气体的性质抽象成了温度、压强、体积等宏观的物理量。
虽然这样做会忽略非常多的信息,但是这么做,物理学家们不仅能找到精准的方程来描述这些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预测下一时刻的温度和压强。
预测的问题从完全不可能,变成了可实现、可操作。
你看,温度、压强,这些物理量的提出,其实都为了简化描述大量分子的运动状态。
你能说温度、压强都不存在吗?
当然不能,它们和分子一样,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应该这样说,关于技术发展的规律,我们还在探索。
如果我们用生物逻辑去看待人类的技术发展,会比机械逻辑更能帮助我们接近真实的规律。
用进化的观点看待技术,能够发现技术进步的必然性。
生物进化和技术发展整个进化历程有点像一个固定线路的公交车路线,就是大的路线是设定好的。
但沿途这车怎么开,是开快一点还是慢一点,中间并个线、插个队,这个完全由生物自己说了算。
但一些重要的车站,无论是哪个司机开都得停。
比如在地球生命发展中,很多不同的生物,都独立进化出了眼睛,就像是生命就想要一个眼球一样。
这就是进化的趋势。
技术也是如此,如果宇宙中真的有其他文明,也会展现这样的趋势。
无论宇宙中的哪一颗行星,无论哪一种文明,也一定需要掌握电,需要发明互联网。
只要发明了电,电波必然会紧随其后,再加上互联网,接着Wi-Fi就会诞生。
由此就找到了技术发展的趋势。
凯文·凯利思考未来推荐的第二招:
是从当下的事实中调整一个变量,再去看未来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比如说,摩尔定律。
如果所有人都默认这个变化是持续的,那么你就可以反向思考,如果摩尔定律突然停止,这个世界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又或者摩尔定律提到的速度突然加快呢?
极端地说,假如这个速度变成了20倍,又会发生什么呢?
再比如AI,当AI特别普及,我们已经对AI习以为常,甚至平常到我们意识不到AI存在的时候,这样的未来会发生什么?
反过来,如果未来有一部分人从来不使用AI,那又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未来AI的使用分层,比如分成强AI和弱AI,那这两群人又可能出现什么区别呢?
这些例子,就是鼓励我们能用颠覆常识、质疑常理的态度去思考未来,这样才能在平平无奇中发现新的线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