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独处吗?独处的时候你觉得内在丰盈还是匮乏或者是恐惧?你能够一个人的时候也有由内而外散发喜悦吗?
人生的终极目标,不是解决找到伴侣、稳定工作、养育后代的问题。而是找到你自己。找到你的精神的立足之点,活出使命状态,使命状态是内在需要和外在需要的耦合。
人可以穿的光鲜亮丽,物质生活富足,但是如果不能找到自己,外在的东西再多也只会带来迷茫和匮乏,内在如同浮萍,无处可依。
人是有精神需求的动物,孤独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没有精神立足点的人永远是孤独的,即使有了伴侣也是孤独的,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双方深爱并且长期深度契合的人,我们无法保证对方不会变,环境不会变。而有精神立足点就有了向内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本自具足”,是内在的自己给予自己的。是“你的优秀不需要别人来肯定,因为你本来就很优秀;是你需要的爱不需要向外抓取,你可以给予自己足够的爱;是不需要证明自己够好,因为你本来就很好”。“在别人爱上我们之前我们已经被爱,在月亮升起之前我们已经闪耀着光芒,在太阳升起之前我们已经充满了能量”。这时候也许会有孤独,但是这种孤独对我们来说不是痛苦,而是可以来拜访的老朋友,甚至可以聊聊天喝喝茶。
找到精神的立足点是消解很多痛苦的方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自我超越的需求。找到自己是一种高维度的自我需求满足,当高维度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低维度的需求就会降低。外在环境带给你的焦虑和不安也会降低很多。
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和自己产生深度链接,爱自己,肯定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按照内在的热望活的绽放,这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自己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我们会永远有生命力和内在的满足感。一点一点和自己链接,这种内在的力量感高于任何外在给你的肯定,我想这就是张德芬老师说的:“找到对自己的真正的爱。”
外在大环境瞬息万变,当你面对时代的孤独,社会的孤独,文化的孤独,就不会被轻易扰乱,就有了心灵的依归。一个找不到自己的人永远在向外抓取,同时也把自己喜怒哀乐的钥匙交给了别人,把对自己人生的掌控钥匙交给了别人。即使找到了另一个人也会“挂在另一个人身上”如果那个人走了,世界就会崩塌。崩塌的结果要么是继续找下一个可以挂靠的人,然后陷入崩塌、寻找的恶性循环;要么是痛苦之后的觉醒,但是觉醒的是少数。感情中没有人可以长期忍受另一方的索取性依赖。找不到对自己真正的爱,就会一直在孤独的恐惧中挣扎。
“向内看,才能向前走。向内寻找内心的炬火,向前照亮人生的路”。这句话是李一诺老师在《臣服实验》序言中写到的。以前我对“向内看”的理解是“向内认知”,是认知层面的向内反思,但是现在我觉得还有一个更深的心灵层面就是臣服自己,看到自己的天赋和使命,并且遵循内在的指引,回归自我的安然和笃定,这种力量才是推动你向前走的力量,内心的热望可以穿透恐惧和孤独。
高质量的孤独不是没有孤独,而是找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内在精神家园,不管外在环境如何变幻,始终可以内在丰盈而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