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精选散文|随笔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作者: 一笑作春风 | 来源:发表于2023-08-24 15:38 被阅读0次

皓月千里,如烟如梦;清风徐来,碧水静流。

驾一叶之扁舟,任意东西。

这一刻的东坡,远离了世间的蝇营狗苟,随着清风和明月,飘然走入了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乐就乐吧,还有一个甚字,歌就歌吧,还有一个扣弦的动作。

今夕何夕兮?岂可辜负良辰美景?

唱什么歌呢?“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桂木做的船啊兰木做的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逆流而上。心中还有着幽愁的样子,站在船桨之上,思绪纷飞,想着心中的她啊。

这个美人是谁呢?她绝不是蒹葭苍苍中的伊人人,也不是幽居在山谷中的佳人,而是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传统,是作者的理想追求,是一种政治感慨,可以是君主,也可以是长安。

前一段有部电影很轰动,名字叫《长安三万里》。为什么长安那么遥远?因为那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为什么每一个读书人都想到长安,因为那是实现理想抱负的地方。

可是长安太远,理想太远。辛弃疾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李白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每一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遥望着远方,都觉得有这隔山隔海的距离。

苏东坡经历了乌台诗案,内心是极其愁苦的。赤壁这里的山美水美,可是对于一个有着政治追求和抱负的士子而言,无疑于隔绝天日。

这首歌已经为下面的悲情做了铺垫。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是洞箫的悲凉声音。凄然到了极点,竟然能让孤舟上的寡妇都放声哭泣。

这种悲音并不是东坡的风格。虽然东坡来到了黄州来到了赤壁,也曾经吟出“寂寞沙洲冷”这样的句子,但是他生命的主旋律是热情的,向上的,激昂的,乐观的,充满斗志的。这是骨子里面带出来的,血液里面流淌着的,无论经历了什么,都不曾改变。

所以苏东坡立刻做了一个动作,“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就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端端正正的坐了起来。如果是在这个夜晚一开始东坡是松弛的,那么此时的他,内心充满了疑惑不解:客人因何而悲呢?

客人抛出了三个反问:

第一问: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第二问: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第三问: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第一问和第二问,是客人站在赤壁前,想起了历史上曾经的此情此景。也是这样的晚上,也是这样的环境里,曹孟德被周瑜困于此处。

其实,苏东坡所游的赤壁,并非赤壁的真正古战场,只不过是同名而已。这个美丽的错误,苏东坡当然知道,他是有意而为之。

而第三问呢,是问题的核心。那个不可一世的枭雄,那个盖世英雄,今天在哪里呢?用辛弃疾的话来说,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铁人的话来说,再牛逼的人物,不也是呜呼了!

用苏东坡的话来说,一切都灰飞烟灭,更何况你我——“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嘱。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也就是说,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连曹操都躲不开这样失败的命运,我们又能如何呢?我们唯有叹息罢了,所以才会“托遗响于悲风。”

总而言之,宇宙是无穷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是渺小的。即使能躲开失败的悲剧,也躲不开死亡的命运。

在这秋风中,面对无可摆脱的宿命,客人托出了最消极的人生观。

我一直怀疑,这个客就是苏子自身。纵然苏东坡是乐观的,豁达的,狂放不羁的,但无论是谁,都有消极的时候吧,都有悲上心头的时候吧。更何况,不久之前,他刚刚遭受到了生命中最大的打击。

并且苏东坡的悲观情绪,很多人都有同感。就是突然在那么一刹那,消解了人生的意义。茫然无所从。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无论这悲观的声音来自于苏东坡,还是来自客人,在这一个晚上,都必须化解掉。

毕竟,黑夜总会过去。

相关文章

  • 无所不为

    无为而无所不为!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现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渗透进了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朋友圈、微博、头条……让我们不出门就看遍了世界的繁华,但也让我...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课前演讲时,我学到了这么一句话:“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副班长借用这句话讲述了前两周发生在班上的一件事。 ...

  • Day134—跑步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今日反思:学会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 现在巨困!所以这篇日记注定要很水了。 由于今天...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 拜读《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里的成功密码

    苏轼在《赤壁赋》里曾说人的一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2022-10-25

    人生是个减法 人生是个减法,且行且珍惜! 最近很喜欢的一句话:“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乎“我想这句话得意思就是:...

  • 亲爱的姑娘,你内心当如竹林,遇事飒飒作响,事毕转瞬如常。知不可忽

    亲爱的姑娘,你内心当如竹林,遇事飒飒作响,事毕转瞬如常。知不可忽骤得,托遗想于悲风。#我在人间贩卖美好 亲爱的姑娘...

  • 知不可骤得乎

    南城的一夜入春,多是从江上有鸭开始的。而待到城中飞絮再讲春风,多少有些后知后觉了。 唐近水斜倒在舟上,最后的铜钿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cm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