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第7本书。这本书,看得很吃力。原因有两个,自己知识储备还很差。翻译得稍微有些拗口。有些语句,没有一个不认识的概念,认真读了3遍,也依然不明白其深义。书中涉及到大量的统计学、概率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简单的还能看懂,稍微复杂些的就不明白了。这是春节假期,3本书中,用时最长的一本书。看到最后附录的两篇论文,实在是读不下去了。但我深深地承认,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它让我更深刻地认知自己的大脑,在理论层面上明白了,为什么大多数时候,不是我们控制大脑,而是大脑控制着我们。(插句题外话,当我看到大脑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及工作原理时,我想起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大脑控制着我们,这个概念最开始,就是在笑来老师那里获得的。再一次被笑来老师的智慧所折服。)
书中说到,我们的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即使处理复杂工作时,我们需要动用系统2,但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被系统1控制,即使处理复杂工作。因为系统2会偷懒,它也有惰性,会把一个复杂问题,替换成一个简答的问题,直接由系统1输出结果。所以,看完这本书后,其中一个心得,就是要有意识地动用系统2,锻炼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书中列举了很多心理学的实验,从这些实验中,有的是学到了一些方法,有的是从原理上理解了某些社会现象,很涨知识。
- 曝光效应:想要其他人接受某一事物或者观念,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的重复它,增加它的曝光度。因为人们天然地喜欢熟悉事物。
- 启动效应:咬铅笔的动作,会无意识地启动高兴的情绪。得到:如果想说服某人同意某事,可以先让TA做一些类似于这样的动作。这样,TA的好心情被启动,能够同意的概率就会增加。
- 常态理论:当一个小概率事件发生第一次时,你会惊讶,并一定会引起你的高度重视。但是同样的小概率事件,再发生第二次时,你就不会那么惊讶了,甚至认为这是正常的。但这会降低我们对风险的防备。人真的是无法跟人性作斗争。即使知道,怕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也依然会走老路。但应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取下次面临同样状况时,能够比上一次强一点点。
- 因果关系错觉:具体的情况不大记得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吴伯凡老师经常说的因果谬误。常用例子是雄鸡一唱天下白。雄鸡认为,是它叫,天才亮的。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天亮不亮,跟它叫不叫没关系。但生活中,我们往往认为,取得某个好成果,是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吴老师认为,总结成功的经验基本都可以都归结为因果谬误。总结失败还有多少有些作用,但不见得能穷尽列出失败因素,甚至可能,连最关键的那个因素都没有找到。也许只有多思考,方能少犯那么一点点错。
- 确认偏误:某人问你,“山姆友好吗?”你会想起山姆的各种行为。而当问题变成“山姆是不是不友好?”时,你会想起山姆不友好的行为,进而得出山姆的确不友好的结论。这让我想起了话术。再一次证明,说话很重要,一定要想好了再说。
- 光环效应:这是以前就知道的一个概念。简单的而例子,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你就会觉得她说话声音一定很美,心地一定很善良,学历可能也很高。实际上,她有肯能是个骗子。人会被外表麻痹。
- 框架效应:“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与“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是10%”,二者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者比后者让人更安心。像这样本质含义一样,但因为这含义的语言框架不同,就会导致人们的感受不同,进而影响决策判断的现象,就是框架效应。这让我想起了语言学中的“意思文本”理论。同一个底层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文本表述出来,自然会引起侧重点不同。
- 启发法(导图原文)
8.1 用简单的启发性问题,代替复杂问题,然后以便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但明显,这答案是不确切的。
8.2 典型性启发(导图原文)
用典型性判断代替概率评估,例如“他的学习成绩肯定好不了,乔那一身纹身。”
8.3 合取谬误(导图原文)
例如对小明的描述如下:小明热爱小动物,看到动物伤心死去,都会伤心流泪。请问小明长大后更可能成为:A 牙医 B 素食主义牙医 。很多人会选择B,但实际上B发生的条件“素食主义”、“牙医”涵盖了A发生的条件,可能性更低。但人们会受到启发联想的影响,认为B更可能发生,这种认为多重条件“甲且乙”比单一条件“甲”更可能发生的认知偏误,就是合取谬误。
8.4 忽视回归均值现象(导图原文)
回归均值指的是某项指标的表现过高或过低后悔自然回归到平均水平,无视这种自然的回归现象会导致我们归因错误,认为是自己的某些行为影响了该数值的表现。
家长教育孩子时,常常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 锚定效应
人们做判断时,容易受已给出数值的影响。例如去需要讨价还价的商场时,一个帽子,售货员要100元,通常人们是不敢还价20元。而所谓的“对半儿砍”可能也是由此而来。细想哈尔滨的“人和地下”和“大世界”,据说,曾经是要对折的对折,才有可能价钱比较适中,但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自己是不会还价的,所以也很少去这样的商场买东西。
应对方法:可以假设任一重要谈判中的数字都对自己有锚定效应,从而有意识地调动系统2去分析、辨别,得出真正合适的数字。 - 效用层叠
这主要是媒体对某一社会现象的报道,为了博得眼球,而不能全面客观的报道,甚至过度夸大某一风险或危害,从而容易引起民众过度的关注,导致恐慌焦虑,甚至是财力和资源的浪费,反而损害了民众的利益。 - 结果偏见
也就是后见之明。再一次证明记忆不可靠。例如辛普森谋杀案发生时,部分人持观望的观点,真相大白时,这些人却认为自己当时所持的观点是与真相相匹配的。而且往往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的偏见就越厉害。
应对方法:事前验尸。预先设想惨败结果,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来部分抑制乐观偏见。 - 有效性错觉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简单的测试,对过去的分析去预测未来,并以为有效,实际上,影响长期未来的因素十分复杂,未来是不可测的。 - 过度信赖直觉
13.1 专家型直觉:这类直觉来源于长期练习,在专业技能上投入大量练习使某些人对某个楼领域存在一种综合经验直觉,使得他们得以在面对事件凭借“第六感”迅速而正确地处理它。
13.2 其他直觉
天马行空的联想:系统1编个故事,系统2就信了。 - 规划谬误
过于乐观,不切实际地制定接近理想目标的计划和预测或类似案例的数据而提高计划或预测数据的行为。 - 乐观偏差
人们乐意冒险,是因为觉得胜算大。也就是人们常乐于承担风险,并非因为它们承受风险的能力足够强大,而是高估了利益,且低估了风险发生的可能。 - 沉没成本悖论
已投入了那么多,多以要继续投入更多想要达成预期的收益,被已沉没的成本羁绊,而无法及时止损。 - 前景理论
17.1 确定效应
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选择确定的收益。
17.2 反射效应
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选择“赌一把”。
17.3损失厌恶
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 禀赋效应
当一个人一旦拥有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的估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因此人们经常对于已得到的东西有迷之执著而无法客观判断交换该物可获得的利益,从而损失好机会。 -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
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0-5%(小概率),我们常常会过度重视这个不大可能发生的风险,发生低概率结果的可能被过高权衡,这就是可能性效应。
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95-100%(大概率),我们会无限放大它实现的希望,而忽略95%包含的意义——有5%的可能不会发生,这就是确定性效应。 - 联合评估与偏好逆转
现实生活中,影响我们对单一事物的判断的,可能不仅仅是事物本身,还有可能与它和其他事物的比较有关,联合评估一方面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事物,另一方面也容易让我们陷入锚定效应等心理陷阱。
偏好逆转是指,当我们手头只有单一事物的信息时做出的选择,可能在获得多个事物的信息,进行联合评估后发生逆转。
12—20,是影响决策制定的心理学效应。 - 峰终效应
峰值与终点时刻的感受,会影响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这可能导致我们做出不利于我们自己的判断。例如30分钟和60分钟冷水试验,疼痛指数测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