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诗三百”——《论语·为政》2.2

“诗三百”——《论语·为政》2.2

作者: 易科比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21:47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白话翻译】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没有邪念。”

【注释】

诗三百

指《诗经》,一般认为诗经原来有很多篇,是孔子删定之后留下三百零五篇,故称“诗三百”。

思无邪

“思”在先秦时期一般做语助词,无具体意义;“无邪”指不虚假造作,古人作诗是真情流露。

【小结】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呦呦鹿鸣,食野之萍”......类似这些熟悉的诗句,都是出自《诗经》之中。《诗经》中的诗,也并非如后来的唐诗宋词一般,是由专门的大诗人写成的,《诗经》本身是民间的歌谣,周朝时有专门的官吏负责去天下各处采风,听到老百姓在日常劳作生活中吟唱的歌谣,就记录下来,形成文字的诗歌。所以《诗经》最开始是唱出来的,可惜历史并没能流传下它的曲调,但幸好文本经过几千年仍然流传至今,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诗经》的文本,了解当年在这片土地生活过的人们,以及他们之间爱恨情仇的故事。
  • 《诗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不仅仅是文学诗歌作品,在当时诸国的政治外交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时各国的外交辞令中,都大量地使用诗歌,比如两国使节见面,很多都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没想到《诗经》还有如此的用处,想到那时的外交官在互相朗诵《诗经》的场景,就给政治活动增添了许多艺术的气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三百”——《论语·为政》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gn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