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作者: 蛋一酱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17:06 被阅读0次

    今天是3月8号,三八妇女节。

      “我可不是妇女,我过的可是女生节。”听到过吗?

    曾经为女性权益斗争而奔波呼号的前辈们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曾经令她们热泪盈眶的独立平等之日却在未来受到了嫌弃。

      在官方词辞中,“妇女”始终是成年女子的通称。在司法解释中,14岁以上女性即称之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则称为儿童。可见,妇女从来从初衷开始就不是意味着老龄化,更不是他者附庸。

      当然,现在人们认为“妇女”污名化是女性对年龄增长的恐慌,是对年轻貌美的追求。但纵观我们的语言习惯,就会发现,这从来不是女性群体的“一厢情愿”,而是整个社会合谋。

      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与妇有关的词汇都暗含贬义。举个例子,“泼妇”用来形容女人蛮横不讲道理,还有长舌妇、妇人之仁……

      语言习惯与思想成长是密不可分的,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打着某些旗号要求所有女生对妇女一直毫无芥蒂,简直是一种无知的强人所难。

      当然我也不会这样。

      其实,“一个节日,各自表述”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只是需要重新思考在当今颇受欢迎的“女王”、“女神”等词汇所引导的新思维与与新潮流。

      或许我们今天要去思考的,不是今天节日要被称之为什么,而是透过名号,去理解这个节日的初衷:当今女性能获得(或接近)平等的生存权......都来之不易。

      当3月9号的太阳升起,除了紧盯着女性钱包的商家还在宣传板挂着“女神节最后一天”等slogan外,一切都没有发生改变。

      职场性别歧视仍存在,家暴威胁仍威胁减轻,整个社会对“剩女”、单身主义的指指点点仍未停止。

      先在当代年轻人的三观不断被网络刷新、被网络支配、被各种鸡汤覆盖着,似乎已经失去自我构建三观价值观的一步。

      当代社会对女性的认知,远没有我们所想象中的那样美好,至少于我而言,刻板认知是普遍存在的。拿《奇葩说》某一期詹青云的辩题“妈妈是超人”。为什么妈妈是超人不是爸爸呢,那是因为这个社会给了妈妈们太多压力,认为你作为一个妈妈,所有一切都是你应该做的,包括在家,好好照顾孩子老人,从而衍生出一个叫家庭主妇的职业,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远方,这不过是以妈妈为名。“母亲”总因无私哺育和奉献被表彰、被歌颂、被致敬,却也因此失去了诗与远方。

      所有带上性别的赞美都可以打一个问号,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庸,更不是金钱的附庸。

      望周知也望从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节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gp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