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55 蔡秀娟
麦克·格雷涅茨笔下的月亮,真是既好吃,又好玩。给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们讲这个故事,再适合不过了。
别看人家是小班小朋友,以为什么都不知道。当问到:“月亮像什么呀?”
各种答案层出不穷。
“圆形。”
“月亮打了腮红,化了妆。”
“薯片。”
定睛一看,可不是嘛。这个圆圆的薯片月亮,化了点淡淡的妆,正在微笑低头看长颈鹿呢。这是要跟长颈鹿玩什么游戏呢?
圆圆的、像薯片的、化了妆的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
我问小朋友:“你们吃过月亮吗?”
有的小朋友摇头大声说:“没有。”
有少部份小朋友大声说:“吃过。”
呀,我得采访一下吃过月亮的小朋友,我可没有吃过月亮呢,很多小朋友也没吃过,我们好想知道月亮是什么味道呀,是甜甜的还是咸的呢?
一位小朋友说:“咸的,脆脆的。”
另一位小朋友说:“不是,是甜的。”
嘿嘿,看来大家吃过的“月亮”都是不一样的呢。
动物们也很想知道月亮是什么味道的,一个一个呼唤过来,互相帮助之后,动物们就像搭积木一样,层层叠高,目的只有一个:品尝月亮。
动物们不管高矮胖瘦,非常合作,非常努力。
每一只动物出场,我都与小朋友细细描述动物的特征,一方面认识动物,另一方面以此了解为什么要呼唤他来帮忙,而不是呼唤其它的动物,由小朋友得出答案。
有前面的特征描述,小朋友的思考既又趣,又有逻辑性。
比如乌龟,他会第一位出场,是因为他的硬硬的壳,就算大象站上去,也不会把他踩死;长颈鹿会出现在大象后面,是因为他们吃不到月亮,长颈鹿脖子长,可以吃得到……
最后是小老鼠,因为小老鼠太小了,月亮就不会发现他了。
被吃掉的月亮,表情变了,形状也变了,小朋友观察一下,是什么变化呢?
中秋节当天,月亮会是哪种变化呢?请与爸爸妈妈抬头望月亮吧~
最后,关于小鱼的那个问题,我们邀请小朋友们回家跟爸爸妈妈探讨,互动互动。
故事结束后,我们根据故事情节来了一场小小绘本剧。
“谁愿意演月亮呢?”
“你们最喜欢哪只动物呢?”
选定角色后,动物们一一上场,我们没办法叠叠高,所以我们是手牵手,努力吃月亮。
上场的小朋友要把手比作小喇叭,冲着台下的小朋友喊:喂,长颈鹿(对应动物顺序)~快来帮帮我呀。
可是这调皮的月亮,每次都轻轻一蹦,离我们更远了一些。
随着动物们一只一只渐渐“逼近”,由于场地有限,咱们的月亮小朋友也“无处可逃”了。
正好小老鼠上场,够着月亮了。
我们的月亮小朋友可没有像故事中的月亮那样哭丧着脸,他反而乐得不得了,哈哈哈……
被吃的感觉真好,对吗?
小老鼠自己咬了一口月亮之后,又把月亮分给伙伴们吃。
我问他们:“现在你们都吃了月亮了,是甜的还是咸的呀?”
嘿嘿嘿,有人说是“甜的”,有人说是“咸的”。
总之,这就是你们的月亮味道。
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来说,入园没多长时间,能够有这样精彩的演绎,着实了不起!
此处必须有赞~
好啦,动物们都吃到月亮了,该轮到我们吃吃吃咯~
每位家长都从家里带来不同的中秋佳节应节食品,我们开吃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