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女性如何书写历史》
作者:[英]弗朗西斯卡·韦德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译者:林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欧洲思想先锋地-英国伦敦的布鲁姆斯伯里区,曾住过五位不同寻常的女房客,分别是:
希尔达·杜利特尔(1886—1961):现代诗人,代表作《有不倒塌的墙》、《献给天使》、《枝条抽芽》。
多萝西·L.塞耶斯(1893—1957):推理小说家,与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约瑟芬·铁伊并称推理侦探三女王,代表作有“贵族神探彼得.温西勋爵探案系列”共计11部长篇小说和4部短篇故事集(包括21个短篇故事)。
简·艾伦·哈里森(1850—1928):古典学学者、翻译家,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坛女杰,译有《古代艺术与仪式》等。
艾琳·鲍尔(1889—1940):历史学家、广播员、和平主义者,是是第1位获得阿尔伯特·卡恩环球旅行奖学金的女性。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作家、出版人,著有《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等名篇。
她们用手中的笔,担当起了时代的书写者,不仅让后世代的我们能够一窥当时战火下的伦敦,也因此让更多的人看到:女性自有力量。
本书作者弗朗西斯卡·韦德,探访布鲁姆斯伯里区时,发现了这五位同时居住在这一街区的女性,顺藤摸瓜、并在挖掘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一本名为《女性如何书写历史》的书。
该书曾获得《卫报》年度最佳图书、《纽约时报》编辑推荐奖等,是女性力量进阶的必读书之一。
女性力量从何而来?先从富养自己开始。
01 相信自己能变得更好。
《女性如何书写历史》中的希尔达·杜利特尔,遭遇过家庭的歧视、感情的背叛、孩子的离世,还在战争年代颠沛流离,但她依然相信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是她去学习心理学与写作,用文字的方式来表达女性的声音,按自己的意愿活出了精彩的一生。
受传统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多女性不管是在家庭还是职场,都扮演着逆来顺受、贤妻良母的形象,不敢发声、不敢有自己的喜好,更别提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要改变,先从思维变起。
“渔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儿,但还是出海去,是因为相信会满载而归。很多时候选择了才有机会,相信了才有可能。”
从现在开始,相信自己能变得更好,相信自己能承担选择的后果,相信自己能付出努力与实践,更相信自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02 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那句话:“女人要想写作,得有钱,还得有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一直被广大女性所喜欢。
不管你爱不爱写作,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可以随意在里面撒欢、奔跑、看书、会友、哭泣,甚至随便乱涂乱画,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我想这应该也是每个女性努力奋斗的动力之一。
《女性如何书写历史》一书中,写到弗吉尼亚·伍尔夫初来布卢姆斯伯里地区戈登广场,她的宽敞的大房子时的心情:“戈登广场 46 号的这座房子,墙面洁白清爽,前门是明媚的朱红色。她拥有了梦寐以求、独属于她的起居室。”
读来真是令人心潮澎湃。
经典电视剧《蜗居》里,海萍一生的执念就是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她为此省吃俭用,加班加点,一人兼职好几份工。
后来,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看她把家装修成自己喜欢的风格,在厨房里捯饬美食,躺在有阳光味道的大床上,那种幸福感真的要溢出屏幕了。
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不仅仅只是自己,也是为了家人有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为了一起创造点点滴滴的幸福日常。
03 与其焦虑年龄,不如享受年龄本身。
简·艾伦·哈里森是一名古典学学者、翻译家,在她七十多岁时,被问到她是否愿意回到年轻的时候,她立即指出这本身就是一个愚蠢的问题:“你无法回到年轻的时候,人只经历一次年轻的阶段。你不能把形成今日之你的那个雪球再滚回去:存在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的生活。”
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永远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就是:你都30+、40+、50+,甚至60+了,还能做某某某事吗?
诚然,女性的各项生理机能随着时间的流逝,确实会减弱,但积极向上的心态、长年坚持的运动都能让生命焕发不一样的活力。
就像年过50的董卿,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她的气质与才华。
埃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31岁成为破产的单身母亲,69岁时还在走T台。
......
不管什么时候,年龄不设限,生活才能不设限。
写在最后
《女性如何书写历史》一书中,通过记录五位伟大女性的生平,向读者揭示了女性永远都不能做那只被家庭、被时代待宰的羔羊,而应该时时处处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坚持学习新语言,也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充实、坚定、丰裕地过好每一天。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