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重来,我在10年前就该坚持写日记、阅读。坚持到现在肯定会有不少收获。现在后悔也来不及,只记得断断续续6年时间才写了两三篇日记。17年之后总是年年定目标,年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是常态,最多坚持7天就摆乱,将目标抛到脑后。经常用“想,壮志凌云;干,脚踏实地。“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常常越激励越难坚持。时至今日,还是日更经常断。稍有不同的是以前时而努力时而摆乱后,深深的自责感压迫自己,直至窒息,要想重新振作,总是多做许多心理建设,中了想的多,做的少的魔咒,还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欺骗我努力过,但时间不会陪我演戏,到需要写下些支言片语时,抓耳挠腮,却依然写不出来一篇像样的文稿,学习浮于表面,就是那种看上去很努力,实际上只是假把式。
现在比以前要好许多,日更由之前的不超过7天变成能写下133天才断更,重新拾起来的时间也在缩短。以前可能需要过半年才有勇气重新开始。现在花3天就可以整理好心情,再次提上日程。也没有那么多压力,放过自己,自我安慰,没什么大不了,重新开始即可,与自己合解。之所以不会可惜前百十天多日更天数,是因为刚好纸制日记本也没有了,正准备重新开始,刚好又将跑步提上日程,都是同一天开始。向更好的自己靠近,所以断更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
为了能够坚持将每日跑步半小时,我更换了睡觉的房间。只要看到以前睡觉的房间,我就习惯性睡床上什么都不想干,早上也不愿起床,根深蒂固的懒散,习惯性拖延。为了彻底打破这种思维惯性,我将楼上房间收拾出来一间,做成书房。里面摆上两台书桌,上面摆上我所有的书籍。书桌对面放上一张床,吃过晚饭,7点左右来到书房开始练字、日记、朗读、日更和读书打卡。10点半左右睡觉。早上6点半之前若睡醒了,先阅读。跑步半小时安排在6点半以后闹钟响起,穿衣起床。
目前按这种模式操作,一切顺其自然,一点抵触情绪也没有,感觉挺不错。只是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不敢再说定多少天目标了,只想把这些养成微习惯,像吃饭刷牙般正常,理所当然,这样就不会有负担。只管去做,剩下的交给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