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这是常识了。
习惯成自然,也是常见的,且人人都有之。
但是,习惯成自然与熟能生巧何以分别呢?尤其二者质的区别何在?
每天如此,即会习惯成自然,熟能生巧也会在其中,但更多的可能是“熟”,未必成“巧”。可以这样说吧?也应该如此思量吧?
熟能生巧,其中的“熟”怕是要“练”的;“巧”有“手巧”“智巧”,但根本在“智巧”,因为“手”毕竟是“脑”的“工具”“奴仆”,“智巧”何来?该是圣人言之“学而时习之”,即“边学边练习”——既要读书,也要写作业——智识“编程入脑”,技能“硬化手脚”——既善于“系统思考”,也擅长“序列作为”。这该是熟能生巧的“水平尺度”。达此水准,或更高水平,“练”是核心旨要。怎么“练”呢?
“练勇之道,必须营官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伏卵,如炉炼丹,未宜须臾稍离。”
曾国藩如是之解读熟能生巧——“熟”到“卵伏成鸡”——熟练就是练熟的过程。走向“熟”,“熟”变成“巧”的根本方法就是“练”!别无他途。
但我以为,曾公此言中有智巧,有睿智在,这“智巧”“睿智”不在于“如鸡伏卵,如炉炼丹”的文学笔触以形象地示意方法所在、过程所在,而在于“营官昼夜从事,未宜须臾稍离”者——根据“勇”的被训练情况,不断改进“练勇之法”,调整“练勇之法”,创新“练勇之法”,步步高地“练勇”。如此,“练勇之道”就首在“练官”了。因之,问题就是:作为“练勇”之官,真的“练”吗?真的“昼夜从事,须臾不离”地“练”自己么?
“强将手下无弱兵”自古以来之老例、常话。但“强将”何来?该是“大帅”练之。“大帅”呢?“昼夜从事,须臾不离”而自我“练”之吧!为何?战事要求——客观“压迫”主观。今天,该是市场规律。
无论帅、将、营官、兵勇,都是一个根本问题:真的真练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