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共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德经”和“道经”,本篇也是作为《道德经》的第一章,讲述了什么是德以及德的等级。老子所崇尚的是“上德”,这是最高的德,不以德为德,也是不居有德的德,这样的德是天道自然无为的精神体现。老子所反对的德是“下德”,也就是世俗所崇尚的德,具体表现为仁、义、礼。“上德不德”,是无为之德,不自知有德,不自居有德,却成就了德的最高境界;“下德不失德”,是有为之德,以德自居,孜孜以求,却终归于“无德”。
所谓“大道废,有仁义”,老子生逢乱世,面对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统治者为了稳定局面,便有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仁和礼来规范人的道德。而老子反对一切束缚人民的法令与教条,并崇尚以自然无为的道来规范德。
而要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并不是要天天以好人自居,或者把仁、义、礼挂在嘴边,而是从本心出发,做善事,做有德行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