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直面“读者思维”——文章“适读性”访谈

直面“读者思维”——文章“适读性”访谈

作者: 熊妈侯蕾 | 来源:发表于2020-02-21 22:01 被阅读0次

今天的写作营作业,是邀请2-3位小伙伴来读昨天的文章,并收集他们的读后反馈,借以测试文章的“适读性”,让自己在“读者思维”上更进一步。

崔律的原版要求如下:

【今日写写写】

专栏:崔律2月写作营

日期:2020年2月21日Day5

任务:

写作最注重的是“读者思维”(用户思维)。

(1)把昨天的简书文章,发给2-3个朋友看(崔律除外,哈哈)。

(2)提前想好几个问题,请朋友在阅读后回答(像采访)。尽量语音聊。

诸如:40/60/80分,你给文章打几分?为什么打这个分数?整体的感受是什么?哪些地方吸引了你?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违和感?你有不熟悉的词汇吗?你还有什么其他建议?……

复盘日志:

(1)我的采访记录(包括问题+回答):

采访对象一:老公

a,你给文章打几分?(满分100)

85分

b,为什么打这个分数?

给这个分数是跟着感觉走。

c,整体的感受是什么?

有点小温馨,以及小资产阶级的情怀。

d,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第一部分

e,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违和感?

第三部分感觉和前面基调差别有点大。

f,你有不熟悉的词汇吗?

g,你还有什么其他建议?

采访对象二:孟钢(拆书帮前辈)

文章整体给70

标题为了押韵,感觉刻意了些

如标题一改为:加长的温馨时光,标题二:读“无用”书的喜悦

或者改为:感谢特别“延长”的春节假期,发现不一样的美好。之类

最后一段没有发现寻宝,个人建议可以删除

结尾能量有些偏低

说实话整篇都有一些尴尬,不知道为什么,具体说不出来,只是感觉

采访对象三:福人儿(妈妈群小伙伴)

a,你给文章打几分?(满分100)

100分

b,为什么打这个分数?

全文在疫情当下传递正向思维,让人找到亮点,用另一种思维方式为大家提供不一样的想法,有用

c,整体的感受是什么?

句子很优美,思维很正向,正能量

d,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第1段跟妈妈学厨艺的例子,非常有画面感,鲜活,特别感人。

e,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违和感?

第3段跟前两部分相比,内容上转折略大,结束的有点仓促。

f,你有不熟悉的词汇吗?

没有

g,你还有什么其他建议?

希望看到更多真实的例子,用细节和细致的画面感打动人

采访对象四:小牛(弟弟)

a,你给文章打几分?(满分100)

90分

b,为什么打这个分数?

首先,这篇文章的切入点比较实际,比较贴和我个人最近的一些小思考。

其次,清晰地结构和文字语言的铺排阅读起来很流畅,思维转换也能紧跟文章情绪(从触动切入日常再到个人爱好、最后转接到思维方式的层面,层层递进)。

最后就是,不是满分的原因在于我个人更喜欢细节化的表示,开头切入是母亲的一句看似抱怨又不似抱怨的一句话,一种复杂的情感,这时候我觉得应该个给母亲一个表情的特写,将读者的注意力从作者转向母亲进而转向所向表达的情绪,这样可能更加把读者的情绪带入。

此外,这类文章年轻人看来会显得太过鸡汤了,适当增加相关细节能使内容更丰满而不显得油腻。当然,如果本身就是一篇简短的小文章,追求情感的直接表述,这点当我没提[捂脸]

c,整体的感受是什么?

文章整体感觉比较流畅清晰,阅读十分舒服 不费力。

d,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印象最深的是开头的切入母亲的一番话 总能触碰到每个游子内心最深的感触

e,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违和感?

违和感倒是没有 只是觉得 最后一部分寻宝思维的出现有些转折太快了,和前面的温馨有点联系不紧密,感觉还是从日常的一个小细节,比如第一部分的以前和父母相聚的情况和第二部分自己日常读书的思考,转换到这个角度比较贴合前两部分的文风。

f,你有不熟悉的词汇吗?

没有

g,你还有什么其他建议?

暂无

采访对象五:优美(写作营小伙伴)

a,你给文章打几分?(满分100)

90分

b,为什么打这个分数?

很感人,写出了我们很多人也有的感受

c,整体的感受是什么?

温馨,朴实,暖人心

d,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和妈妈之间的细腻情感

e,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违和感?

结尾太快了,还想接下去有什么呢,忽然就结束了

f,你有不熟悉的词汇吗?

g,你还有什么其他建议?

希望再增加些实例

(2)我的收获以及今后的改善计划:

我的收获:

1.不同的受众在看到文章之后反差较大,有一些会更多从感受入手来评价,如多数女性小伙伴,还有一些则更侧重文章的结构和本质更加理性,如拆书帮的前辈。

2.先入为主的印象会让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不同的包容度,比如采访中大多数女性小伙伴都是跟我相识颇久,对我比较欣赏的,他们在看待文章的时候会选择相对宽容的角度,更多看到正向积极的地方给予更高的评价。

3.在三位男性的评价中,很明显感受到理性判断的力量,他们能够一针见血的看到文章中,转折相对突兀,前后逻辑不太连贯的漏洞。

自我反思:

1.我自己在写的时候也会注意到,前两段和第3段之间在衔接上其实并不完全并列。第3段更像是前两段的总体概括,从写实风格走向了思想总结,转折比较突兀,让人感觉衔接不畅。

2.最打动人心的也就是第1段得益于开头的地方举的那个具体场景,画面感较强,容易把大家带入情绪当中。由此可见真实和细节的力量。后面两段则没有具体画面,偏论述,有点为了写而写的感觉。

3.检查不仔细,还有错别字

改善计划:

1.重新梳理三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把第三短变成最后的总结(看到前两种好处的思维方式)最好能再找到第3种和前两者并列的收获。

2.每个收获至少增加一个具体的案例或画面,让内容更充实可读。

3.修改标题,改为平实的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 直面“读者思维”——文章“适读性”访谈

    今天的写作营作业,是邀请2-3位小伙伴来读昨天的文章,并收集他们的读后反馈,借以测试文章的“适读性”,让自己在“读...

  • 如何写出一篇爆款文章

    1.写爆款文需要2个思维产品思维(好文章是做出来的)策划研发上线发酵复盘用户思维(写的每个字,读者都在看)读者(适...

  • 普适性的思维标准

    读《思维与立场》第七章思维的标准 三点收获: 1、更深入地关注普适性的思维标准~清晰性~清晰性犹如一栋房屋的大门~...

  • 【读书清单】蒋勋说红楼梦(八)

    001 读者思维 有些文章需要有读者思维,要考虑读者的感受。 但有些,想到有人会看,也许你的真实性就打折了。 00...

  • 还记得你读过的最完整的一部书名吗?

    近期,因为一次偶然我看到了《朗读者》这档类似访谈节目,一开始感觉没什么可看之处,读别人的文章,简述自己的故事,慢慢...

  • 获得成功的秘诀——批判性思维

    读文章,记英语单词: 获得成功的秘诀——批判性思维 无论想在哪方面有所成就,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

  • 3个方法增强文章可读性

    一篇故事总是要比科研报告容易读完,这就是文章的可读性。 可读性非常重要,一篇文章可读性强,读者喜欢读,能花时间读完...

  • 好结尾是怎样写出来的?

    我们常说,写文章要有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即整篇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什么。 好的开头能吸引读者、好的内容能留住读者、好的...

  • 适性

    适,即适合。性,郭象在《庄子·山木》注中提到:“凡所谓天,皆明不为而自然言自然则自然矣,人安能故有此自然哉自然耳,...

  • 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 方法:卡片分类法、观察法、访谈法、焦点小组、日记研究。 访谈法: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半结构性访谈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直面“读者思维”——文章“适读性”访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oh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