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单元一共有三篇课文:一篇小古文和两篇文章,都比较富有哲理性。
上一周末回去布置了作业,让学生预习,要求每个孩子每天至少读两遍。周日早读是语文,课代表领着齐读,大家非常专注,每个人都是捧着书本,集中精力,声音不算太大,但绝对是眼到心到口到,课文读了4遍,孩子们好像对课文的内容已经了解。
上午讲小古文《自相矛盾》,我让孩子们读齐读,组内相互读,让一个学生读好停顿,其他学生按照停顿再读。
就这样,这篇课文我们读了无数遍,孩子们对小古文的意思也了解得差不多了。接着,我以读代讲,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古文的意思,很多学生讲的头头是道,比如“之”的意思在不同的句子中也不同,孩子们会联系上下文理解。
我们还把这篇小古文变成了课本剧,每个小组来编演,一个人当卖矛和盾的人,一个人当旁白,另外两个人当围观的群众。有些小组表演的惟妙惟肖,拿了趁手的东西当矛和盾,扯着嗓子在街上叫卖,非常形象。我对他们的表演进行点评了之后,孩子们马上看到别人的优点,以及自己需要改正的地方。我要让他们让复盘,再演,就在这一遍一遍演的过程中,把课文无形中多读了很多遍。
基本上能达到熟读成 诵的目的。我就让孩子们试着背下来。
一节课时间,孩子们基本上对小古文的原文,译文,学的非常清楚了。
讲第2课《田忌赛马》我也比较轻松。这一课有很多四字成语,这是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我让孩子们读过之后,自己用笔找一找这一课有几个四字成语?孩子们找到之后相互补充,最后确定为9个四字成语。我要让孩子们去读一读这些四字成语,争取把它背下来。有的同学一会儿就背会了,我问他们经验,他们就说也没有什么方法,多背一背就会了。我发现这9个四字成语,分别用在赛马前、赛马中、赛马后,这样的孩子们就很容易去记清楚,都有哪些四字成语?课后的会认字和会写字,一般都在这些四字成语里边。孩子们晚上预习的时候已经把对照三表把词语划了出来,所以我们很快就达成一致,我让孩子们写一写这些四字成语,一会儿提问。果然他们的速度很快,写的也不错。最后我们总结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全部都是孩子们总结出来的。在讲这篇课文的过程当中,我问孩子们: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孩子们很快的就能说出来。
我一看课文内容他们都懂了,生字词也解决了,就让他们上黑板上来板书,来讲来读,其他同学记笔记,于是就我们黑板上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全都是班里孩子们上去写的。基本上这节课基本上全班同学都回答过问题,大部分都上去板书过。
在课前让孩子们多读,可以把每一单元的课文打包读。在早读利用早读时间或者预习时间多读,在课堂上也要多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