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伯凡
1.
从定性的角度到场景的角度,就是体谅别人的开始。(竟然猜到吴伯凡要说的东西)因为人类都喜欢去给一件事寻找合理的解释,当别人做了一件事之后,定性方式的解释是最简单最直接最省事的方式,不需要很多的思考,只需要在这个维度上不断的寻找证据去佐证就可以,比如你刻意安排好的烛光晚餐因为对方的迟到,你会直接定性的认为对方不爱自己,于是就在迟到这个维度上不断找证据来证明你的想法,在对方迟到的时候,直接对ta定性就是最简单的方法。但如果站在对方所处场景来考虑,站在自己现在的场景来考虑,就会多出两个维度,为对方考虑,也为自己现在在做的这件事考虑,可以让自己从自己的认知盲维中抽离出来。
人们总喜欢原谅自己就是因为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场景角度去思考,而总是错怪别人则是站在定性的角度去思考别人造成的。
2.
解决问题,需要在自己的思维模型中预设出来一些维度,及思维模型,将现实情况中收集的不同信息分门别类的整合在这些维度中,通过框架的推理演绎就容易得出完整的答案。即框架,零散信息罗列,零散信息整合到框架,框架分析补充。而单纯的信息罗列和信息整合则无法意识到自己“盲维”之外的其他事情。
PART 2 阅读
1.
一流的读者,能够从上千行文句中挖掘能為己所用的精华,画上专属於自己的一条线,为自己的职涯或事业创造新的契机。
Dw:一流的读者,可以践行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通过不断的阅读,找到能够击穿自己内心防线的那句话,并且给自己建立更加坚固的防线,形成自己的习惯。
2.
读书为了扫除自己的盲维,而不是证明自己有多么聪明,因此读书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看不懂或不注意的内容,思考透彻后会对自己真的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