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个城市,最快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的方式,就是去逛逛早市。
早晨,在熙熙攘攘的吵闹声所吵醒了,蓦然发现,在酒店下面西边的小巷子里面竟然有长长的一排早市摊位,这些摊位都是临时性质的,从窗户看下去,密密麻麻的,细细长长的,绵延不绝,每个摊位上或在地上,或在小推车上,绿油油的蔬菜。煞是好看。
我本身就是随遇而安的性格,想着既然被吵醒了,那就起床吧,也许去逛逛早市,会发现很多正宗的当地物件,一定会有不错的收获。
穿衣、洗漱后,信步走去早市,晨起,山城略有一丝薄雾,稍远的摊位有些朦胧,很是不一样。这里的小推车是那种两个轮子的,中间的车底板和车帮都比其他地方的略长,里面可以很宽松的摆放下三个大塑料盆子,盆子里面放一点点水,那些新鲜的蔬菜就可以保湿了。
我喜欢在每个摊位都看看,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和那些与自己曾经见过的,不太一样的蔬菜,都会驻足,和摊主聊上两句,顺便拍几张照片,想着回家会细细欣赏(其实大部分都是保存在电脑里面了,蒙尘),当然拍照水平有限,确实有碍观瞻。
在逛的过程中,不时听到汽车的喇叭声,原来是你挡住人家行进的道路了,这些司机这时候应该是极其讨厌这个早市的。在早市溜达还有一点很有意思,你在留意那些蔬菜水果以及和摊主聊天的过程中,不时地会被推搡,不管是同向的还是对向的,总有很多人在哪里行色匆匆,确没有看清路,如果遇到的不是小偷之类的,大抵无妨的,不慎遇到贼娃子的话,损失也是会有一些的。
很多摊位都是山上的农家或者周边的乡下的农民,头一天就会把田地里面种植的蔬菜和水果等准备好。多的话,就找个小推车,不太多的话,就放在背篓或者挎篮里面,我看大部分都会在上面盖上一层布子,想来也是为了防止路上的灰尘落到商品上吧。很纯朴的想法,也是很好的习惯。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就到市场的另一头,也是日上三杠的时候了,这时候,有些已经卖完或者所剩无几的摊位老板,坐在一边,慢慢的拿出烟袋锅,静静的吸上一袋烟,然后在鞋底一嗑,烟灰就全部出来了,卷吧卷吧塞到一个布袋子里面,接着起身就要去给家人采购一些所需,在这里,以物易物这一古老的交易方式还是存在的。
我从来是不亏待自己的嘴巴,在逛早市的时候,也看到了很多当地特色的小吃,有用树叶子包起来的的玉米面做成的小吃,也有三十年老店的核桃馍、芝麻饼,还有碗儿糕,一种白白的,萱萱的类似小馒头,吃起来很舒服,略有甜味,是我喜欢的类型。
随着太阳的高升,小摊位陆陆续续就撤了,街道上也就恢复了往日正常的样子。
早市是一个地方最地道的所在吧,了解一个城市,从早市看起吧。
具体的物品,因为很多我也叫不上名字,还是看看图片吧。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镇巴的早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