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例研究丨肖培东:“乐”字从何说?——广东实验中学听《记承天寺夜

课例研究丨肖培东:“乐”字从何说?——广东实验中学听《记承天寺夜

作者: 板栗李子 | 来源:发表于2023-10-14 20:27 被阅读0次

    课例研究丨肖培东:“乐”字从何说?——广东实验中学听《记承天寺夜游》

    课例研究丨肖培东:“乐”字从何说?——广东实验中学听《记承天寺夜游》

    广州,广东实验中学体育馆。第三届全国名校中学语文课堂观摩暨“备课攻略”教学研讨会。

    会场有移动的坐席,从外走进,都要穿过中间的过道。每个人由黑暗走到会场中心的光亮,都要经历一种明星般出场的等待。我笑着挥挥手,那轻步飞扬的几秒钟,我觉得就是上语文课的感受。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探幽寻微,就是让学生步入思维的难区,苦苦地想,细细地品,最后幸福地走出,又走向文本更广阔更深远处。

    李科良老师又喝了一口水,他不安地走动,等待着时间到点。这一段时间,该是一个年轻老师最难熬的时光,既希望时间早点到来,又总觉得自己还有什么情绪还有什么表达没有调整好。他很年轻,穿着间色的毛衣,配合着被窗帘遮住的阳光。他才工作两年,我很惊讶,也不得不感慨后生可畏。

    学生开始读书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朗朗书声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李老师开始导课,声音脆而有磁性。

    “先从题目看,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呢?”开场问题是个有想法的设计,哪些信息呢,我再读一遍标题。记是文体符号,承天寺是地点,夜是时间,游是事件。那么,这个提问,价值在什么地方,或者说,这个问题,要把学生引导到什么位置,我也在想?如果,只是罗列一下以上要素,感觉意义不大。不过,作为开场的第一个问题,简单点是有必要的,课堂,首先要诱出学生的手臂。

    “应该是记叙文。地点,时间,事情。记的是‘游览承天寺’的场景。”

    “那么,苏轼的心情又如何呢?我们齐读课文。”

    果然,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但是“记叙文”的说法是否准确?李老师恐怕还没想过这个“记”吧。语文教学,需要准确的告知,一点马虎都不可以。这个教学开场,利落简洁的,遗憾的是,标题的信息,老师是让一个学生一气说完了,这样,课堂就失却了激发,减弱了群体发言的热度。有经验的老师,应该把问题的答案分解成多个,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发言中。“你来说,哦,时间。”“你说,哦,还有地点。”“你呢,你认为还有事件。真好。”如果是这样,教学就有了全场共同参与的感觉。课堂,永远是我们的,而不是我的或者你的。

    这个问题,可不可以这样设计:“读标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样,问题就走入学生自己的心里,他要找出属于自己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夜游?比如,和谁一起游?比如,这次夜游给作者带来怎么样的思考?他为什么要写下这篇文章?问题不是填空,问题要形成对话,和文本,和作者,和自己。

    我有点隐隐的担忧,这堂课,老师可能会放不开。他会很拘谨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刻板于程序化的推进,教学,更多的在走向教师的“教”。可是,让我惊讶的是,至少在李老师的教学表情上,我看不到他的慌张。

    “在文中找找哪个字或者哪个词可以直接看出作者心情?”

    一个女学生说是“欣然”,老师带着她解释了这个词,然后过渡到“乐”字。

    就是年轻,缺乏经验的教学,往往喜欢快点走到自己要的点上,不等其他同学思考,不给其他同学辨别,李老师就快速转到了他要的“乐”字。姑且不说这“欣然”这“乐”是否就是那晚的心情,这样的教学牵扯的痕迹太浓,学生主动学习的地位就丧失了。“欣然“是学生回答的,“乐”是老师要的,为什么要坚持用“乐”字来表述呢?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欣然”所在,读出“欣然”文句后,再转移到老师预设的“乐”上。当然,用“乐”字来说明苏轼夜游承天寺的心情,还是很值得商榷的。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就使得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单一的“乐”字欠缺了对苏轼思想的多元解释,那失意的苦闷,心灵急于释放,那对世俗世界的鄙弃,那郁郁不得志的悲凉等等,我们该怎么样读出?

    或许,李老师想从“乐”出发,到“不乐”到“装乐”再到寻找心灵的“真乐”吧。

    我等待着,李老师要引着学生走向怎么样的苏轼,李老师会有怎么样的突围?

    我还在思考,语文课堂问题的指向尽量不要单一,要让学生达成有思辨性的思考。这个问题,就可以再多给学生回答几次,找到不同类型的答案,课堂就丰富了,就厚实了。苏轼的心情,你认为文中哪个词写得最贴切?学生阅读以后,会说“欣然”,会说“乐”,也可能会说文章中很重要的一个词“闲”……思维要有交锋,才是阅读。思维要有碰撞,才是课堂。

    “再读,找我们班朗读最好的。”

    一个男生站起来读,声音还真不错。

    可是,为什么要找班级里朗读最好的学生呢?我现在就特别爱叫朗读最不好的学生,我想看到他的成长!我想让他知道,课堂属于他,进步属于他。尤其公开课,我们特别希望对答如流,我们特别希望行云流水,以前我也这样期待。现在不会了,教学,是面向群体的,它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有被抛弃的感觉。读得结结巴巴不要紧,我们不是表演,而是推动他们进步。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就是学习,这就是教学。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很快乐?”

    女生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男生说是庭下月色。

    “苏轼没有睡觉,找朋友,找朋友的时候能不能看出心情快乐呢?”

    “能不能找个词来说呢?”

    女生说到了“相与”“遂至”

    老师开始和学生一对一地对话,课堂孤独了起来。

    “怀民亦未寝,亦字”

    教学还是纠结了。

    男生读“怀民亦未寝“,女生读“怀民未寝”。

    教学推进太快,但学什么指向模糊,仿佛不是在谈“乐”,哦,我确定不是在谈“乐”。耳边都是李老师絮絮叨叨的暗示和提醒,一会是心理,一会是修辞方法,老师的教学掌控是通过自己碎碎的文本暗示去走的。问题在哪里,教师还没有真正把“乐”研讨成并提炼成课堂教学的主问题。教学没有顺着“乐”字开花,塑成一棵大树,支撑在课堂的中央。教学是以游击战的布局呈现的,李老师怎么紧扣“乐”去组织教学,还有那些句子真的是“乐”吗?我听着,还是觉得勉强。

    “那景色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开始一句一句地零零碎碎地回答,教学的主问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一个比喻,月光像积水一样,“既然无水,何来水中藻荇呢?”

    教师的语言始终都是这样的,一点点地牵扯出,我们都曾这样教学过。

    “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是,前面如果加感叹词,会是什么呢?”学生加了“噫”“唉”“啊”,读读,去感受恍然大悟的感受。

    这个环节显然薄了,这是文章中最美的景色,苏轼在为我们创设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作者用比喻写出了月色的清澈透明,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这里,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透过字词去品读去感受。月色不解,那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就无处可寻。

    果然,李老师转到了这样一问:“作为一篇游记,写了事写了景后,还要写什么?”

    “心理的感受。”学生回答。

    “那我们把文中写感受的句子读读。”课堂又以这样的步骤实实在在地推动。应该说,这年轻的老师教得很语文,一板一眼扎扎实实,就是走得快,少了一份从容,少了一份耐心。这也难怪,才两年啊,我们那个时候,又何曾有他的利落和勇气?

    “何夜无月?……如吾两人者耳。”老师说:“我觉得在两个问句和但之间还少一个疑问,你们觉得是什么呢?”学生开始讨论。这个时候,我还在想那个“乐”字。

    我担心,李老师忘记了他最早的“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PPT

    “应该是哪个人没有朋友。”学生说。

    “为什么没有人欣赏到这样的景色?”学生说。

    教师总不能顺着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仿佛你说你的,我等我的,等到我要的,才高兴地牵手。教学,要把每个孩子的回答看做珍宝。

    然后是相关的文本背景,学生明白了苏轼被弹劾以及“乌台诗案”等。老师又问学生苏轼他们两人的心情,怎么又是心情呢?教学一直在绕了,这个时候,应该问:“是真的乐吗?”要凿开“乐”字,寻找复杂的内心了。

    课堂最终要走向学的课堂。

    我听着老师大段大段的介绍,想到自己最初的课堂。很相似,喜欢自己说,喜欢自己大段说,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这堂课,读得太少,甚至,学生还没有听懂文章(教学,不要只是听懂,要读懂)。

    “更多的是快乐。”老师的这个结语,我觉得遗憾。

    苏轼文章,豁达中有苦闷,潇洒中有惆怅,落寞中有期待。文章,还没有真正读透。退一步,即使是教“乐”,也教得缠绕了,也教得纠结了。

    文言文,最后还要思考文言文的教学。想起余映潮老师教这课的一个片段:

    师:“念——无与为乐者”,有一点寂寞之感;“盖——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有一点感慨之情。这三个字把它们的音节拖长一点,文言的味道就出来了。

    台北市国语实验小学的李玉贵老师说:“一个好课堂,是上着上着教师就不见了的课堂。”当然,教师是不会不见的,去哪里了,自然是引导学生成为学习思考的主人。语文教学,怎么样化繁杂为简洁,化零散为聚焦,化讲解为研读,化单调为活跃,以教促学,以学推教,我们都还要思考。

    但我知道,两年工作经验的我,是做不到今天李老师这样的程度的,这样,我必须要为他鼓掌。我希望他做得更好!他也一定能教得更好!所有的精彩背后都堆积着无数的残缺与遗憾,我们不刻意完美也无法完美,只要朝向语文的教学规律,让语文教学回归到文体本体和学生主体,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我们的到达,一定是语文的岸。

    我朝这堂课上的老师和孩子们微微一笑。接下来,就是我的课了,谢谢李老师给我的思考,教学,就是在遗憾中寻求弥合。所有人的课,都是我们的语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例研究丨肖培东:“乐”字从何说?——广东实验中学听《记承天寺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an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