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豸
上回我说过的三个女人,除了那位同学,另外两个女士都比我大五六岁,是外地嫁到那个屯子的媳妇,一直听闻其名,未见其人。
后来,我到学校做乡用教师,接手三年级。班里有一个小姑娘,学习不错,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了,小姑娘表现出很好的写作能力,写出的几篇作文都挺好,超出了我的预期,也令我有些惊讶。每次都会被选上在课上读给学生。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小姑娘的妈妈就是那位喜欢写作的女人。也许是我问过小姑娘关于她妈妈写作的事,她回家告诉了妈妈,她说她妈妈要见见我。我又不是什么特殊人物,那见就见呗,我也想见识一下这个久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才女。
没成想的是上班时,她没到学校来,而是赶在周末休息时跑到了我的家里。那天下午,我和老婆吃完午饭,要去地里收红薯,刚刚准备好手推车和工具,小姑娘的妈妈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
这是一个人高马大的女人,个子要高出我半个头呢,说话也是粗门大嗓的,一进院子就问是不是王老师家,看样子是一路打听找过来的。
我点头回答后,她便开始做自我介绍。她的这个形象举止,完全颠覆了我内心预想的样子,我就是想象再丰富,她不说话,我也无法想象出她就是那个喜欢写作的女人。
因为是我学生的家长,又是久闻大名的文学才女,我当然不能慢待,放下手里的农具,连忙让进屋里,妻子也跟进来沏茶倒水。
我们当然是从她女儿的学习和作文切入话题的,聊着聊着就谈到了写作。她的健谈,超出了我的想象,让我几乎只有点头说是的机会。她的语调有些特别,甚至不同于那些乡下妇女。有人说我们那里人说话有一股大苞米碴子味道,这个感觉在她身上表现得似乎更加形象生动了。高昂的声音以及表现出的亢奋,进一步颠覆我的印象。她语速之快,还有在窗户照射进来的光线下喷溅出来的唾沫星子,那个原本在我心中预设的才女形象早已分崩离析,土崩瓦解了。
但不管怎么说,进门是客。也不管我心里怎样想,表面的客气是不能没有的。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聊了一个小时,爱人几次看我,我知道她有些着急了,因为我只能周末在家帮她干点活,过了这个下午,那些红薯只好她自己收了。
可是我又不能失掉待客之礼,只好耐心奉陪。按说,谈写作应该是我喜欢的话题,可是聊过一些之后,我的兴趣渐渐索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