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
【唐】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诗题为日暮,实际内容是从日暮往后写起。
读过《诗经》部分名篇的人,对第一句有很熟悉的感觉。其句含而不露地化用了《诗经·君子于役》的句子,“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夕阳西下,日暮时分,放牧到外面的牛羊纷纷走回来,一天就要过去了。老杜是大家,化用之后自有延伸,下一个“久”字,可见诗人眼见牛羊下来,眼见牛羊各进各门之后,又过了很长时间。这很长时间里,农家各户陆陆续续关上了自己的柴门,在柴门里继续自己的小日子。小山村的安宁、静谧、安逸、祥和在诗人不动声色的描写叙述中悄悄浮现。
在“久”中,日暮之景也慢慢流转清夜之景。夜景也很美,“风月自清夜”,风清月白,夜色澄净。然而,风之凉爽、月之明澈、夜之清宁,都是自美其美,与看到这一切的诗人无关。老杜极善用“自”字,每用,蕴藉妥帖,各臻其妙。这里,老杜也用一“自”字,清晰而无痕地把自己和清夜的优美清静,连带前面山村的安宁温馨都隔绝开来。老杜是这里的“局外人”。
颔联下句点破缘由,“江山非故园”。这里不是自己熟悉眷恋的家乡,自己在这里只是个异乡人。所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身在异乡,自然心心念念家乡,向往回乡。再联系诗的首句,老杜的惦念之情不是在清夜月白时生发的,而是在“牛羊下来”时就被触动了。日暮时分见牛羊下来,“如之何勿思”!《诗经》里的思妇发出对君子的思念之音。老杜见牛羊下来,不觉就想到了《君子于役》的意境和思妇的思念之情。其时的老杜,经历安史之乱,也经历了蜀中生活的安定,为生计,又流寓到夔州。这个时间是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杜甫居夔州瀼西东屯期间,离大历五年的生命终点只有三年时间了。在夔州的老杜人,老病缠身,潦倒落魄,见到古诗里的生活场景,如何能不起强烈的故园之思呢?这里不是家乡,我想家了,很想很想。
颈联在一句无奈而又颇有节制的喟叹之后,继续写清夜风景。“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一句从听觉上写,一句从视觉上写,笔法错落。老杜思乡无眠,清夜不寐,一个人在村边山林中穿行,看山林中的风景。听到石壁上有泉水流动的声音,知道有暗泉在身边。凝神细看,有晶莹的秋露滴落在草根上。秋夜的凄清,不眠人的寂寞,跃然而出。这一联的语序也打破常规,不止方便平仄规则,更增加了新鲜奇妙的韵致。
尾联回到室内,“头白灯明里,”异乡困窘人家的灯,不过孤灯照亮而已,莹莹烛光,能有多少光亮?而老杜偏偏用了“灯明”描述,一则从室外清夜长久停留后,回到室内,两厢比照,愈发见出灯之明;二则是以灯之明照见头之白。在烛光之下,白花花的头发愈发雪白刺眼。老杜之头白,远不止为自己的漂泊流落,“艰难苦恨繁霜鬓”,实实在在是因为心忧国事、惦记苍生。“位卑未敢忘忧国”,老杜是一个。越到垂老,越多烦忧,忠君爱国之诚丝毫未改,头发如何不白呢。
“何须花烬繁。”花烬,就是灯花。繁,灯火结得又密又厚。民俗以灯花红、灯花爆寓意有喜事。彼时在老杜,客居荒乡,灯光之下,只有刺眼的白发,以及满腹的愁肠,哪里用得着灯火爆了又爆呢?“花烬繁”,更反衬出人的孤苦寂寞。诗便在这轻责的语气里收束。
全诗还是以写景为主,略略两句感叹都很有节制。然而,老杜是大手,其一切景语又都是情语,情景交融,不着痕迹。读者在凄清而宁静的风景里,自可体味到老杜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