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一练书法练字&书法
今日份练字打卡—忆秦娥·箫声咽

今日份练字打卡—忆秦娥·箫声咽

作者: 安吉拉的坐井观天 | 来源:发表于2022-08-25 11:10 被阅读0次

《忆秦娥·箫声咽》相传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词作(我的app上写的作者是温庭筠)。全词气魄雄伟,动人心魄,受到后人很高的评价,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关于这首词,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为李白之作,南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有人据词意认为此词可能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后期。明代以来对此词为李白所作的观点屡有质疑者,有人认为此词是晚唐五代词人所作,后被误归于李白名下。

这是一篇动人心魄的词章,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此词“以气象胜”。这首词中的气象,与人们常所说的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时代的“盛唐气象”已有很大不同,但它又确实是盛唐气象之一种。它博大深厚、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又带有悲凉之气。此词似是反映了天宝后期表面上依然歌舞升平、内部危机重重的盛唐之衰。

词一开始就写出人物内心的情态:呜咽的箫声把秦娥从梦中惊醒,此时,一钩残月斜映在窗前。梦虽断了,她却还似乎沉浸在梦境之中,与情人欢会,可是眼前只有这冰冷的残月陪伴看她。秦娥从秦楼月色联想起灞陵柳色。“柳色”是离别的象征,“灞陵”代表送别地点。“年年”二字交代了离别时间的长久。实际上这是作者以秦娥对情人的思念来表达内心对某种事物的苦思与追求,这种苦思与追求是执着的,然而又是没有结果的。

词的上片始终纠葛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之中,下片则出现了较大的跌宕。换头处突兀以“乐游原上清秋节”起,画面是清秋节佳侣如云的狂欢时景,可是主人公茕茕孑立在西风残照之中。此时,个人的忧愁完全被抛开了,或者说融入了历史的忧愁之中,词人通过对秦、汉那样赫赫王朝的遗迹——咸阳古道、汉代陵墓的掇取,从而进入了历史的反思。古道悠悠,音尘杳然,繁华、奢侈、纵欲,一切都被埋葬了,只剩下陵墓相伴着萧瑟的西风,如血的残阳,百年、千年地存在下去。作者不是在凭吊秦皇汉武,他是在反思历史和现实。

秦代、汉代过去了,只剩下悠悠的古道和孤独的陵墓,面对着西风残照。这固然是过去的遗迹,然而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实景,同时,这实景又必然使人联系到王朝的未来。于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被取消了,浑融在一起,历史的时序给人们留下的只是一种表象——“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造成一种悲壮的历史消亡感,或者说是毁灭感,填塞在人们心头。

相关文章

  • 今日份练字打卡—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相传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词作(我的app上写的作者是温庭筠)。全词气魄雄伟,动人心魄,受到后人很高的...

  • 忆秦娥·箫声咽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

  •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半小时漫画宋词

    一、词在江湖漂——词的诞生史 >> 据说盛唐时候的李白写过几首词,其中就包括这首《忆秦娥·箫声咽》:忆秦娥·箫声咽...

  • 忆秦娥

    先看前辈的《忆秦娥》四首 忆秦娥·箫声咽 [唐]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 胡言乱语‖忆秦娥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 [ 唐 ]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

  • 读《忆秦娥·箫声咽》

    【作者】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份练字打卡—忆秦娥·箫声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ba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