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营里,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每人提交一篇文章,写一写自己写作的初心与规划。
对于写作,我也有所了解,上学时,是上过作文课的。老师教的记叙文、议论文什么的,还多少记得一些。
最近,我开了简书,也参加了日更,坚持将近半个月了。这半个月来,酸甜苦辣的滋味都尝过。打开电脑,有半天开不了头的困惑,有找不到素材的烦恼,有发简书之后的忐忑,当然,也有文章被专题收入时的喜悦。
新媒体的写作,跟过去写作完全不是一码事了。怎样适应形势、适应环境,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已是摆在我面前的重要课题。
看简书上写作大咖的文章,上谈天文,下说地理,挥洒自如。相比之下,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太大了,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在一筹莫展之时,朋友介绍,我加入了思涵平台,并没有犹豫地报名了“写作训练营”。
进入写作训练营,比其他学员晚了两天。前面的课没听,后面听了两节,一节是“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用”,另一节是“写文章之前如何选题”。
听了训练营的课程,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感叹:老师讲的太好了、太实用了。我暗下决心,一定挤时间按时参加学习,我完全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的道理。
至于写作初心,我没有太多的考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了,也有了些工作经历与经验,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了,趁现在还能思考些问题,把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记录下来,把经验教训对儿女们道一道,也未尝不是一件开心的事。
还有,有位朋友的故事也启发了我。她是一名抑郁症康复者,浴火重生的经历,使她对人生有了大彻大悟。在康复过程中,她专注于写作,写出了自传,发表在网络平台上。她采访了无数的抑郁症患者,写出了《回到人间》的书,出版社已正式出版。
在和她聊天时,她不无感慨地说:“写作就是我的药。是写作,疗愈了我受伤的心灵。”现在她加入了本地作家协会,成了远近知名的网络作家。
我虽然不是抑郁症患者,但在这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有什么能拯救我们焦虑的灵魂?让写作陪伴我们,何尝不是正确的选择?
有了初心,规划呢?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在导师的指引下,循序渐进,何愁没有圆满的结果。但管耕耘,莫问收获,因果定律不会在我们身上失去作用的。
还有,就是坚持。昨天晚上,我听了一段华为高管孟晚舟的演讲视频,她演讲的主题是“青年人该怎样选择”。孟女士现正处在加拿大逮捕风波中,我们不谈这个话题。但她告诫年轻人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她说:“人生的底线,就是坚持!”
此文就作为课后作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