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七彩马爱绘本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七彩马爱绘本
英国儿童教育硕士毕业的二宝妈跟你一起学习如何育儿
今天的内容是根据《Raising a Bilingual child》写的一份总结和个人感想,因为我家大宝属于语言迟缓,而我们又非常希望孩子可以成为双语者,所以最近在看双语宝宝养成的各种书籍。
1. 学习双语的好处
1.1. 双语的学习未必比单语学习难:孩子们通过与家人的互动自然习得他们的母语,通过科学计划,不需要上课也可以习得第二种和第三种语言。学习语言是有最佳时期的,一个人如果十岁之前从来没有学习过任何语言,那么终身不管再如何努力也无法达到正常人的说话水平,而学习第二种语言的最佳时间是在七到九岁以前。举一个例子,九岁以后如果移民,自己的原生语言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九岁以前的孩子换到新的语言环境,在一年内会换成新的语言,在三年内,新的语言将成为他们更强的语言。以下是书中的图,形象表现出双语者学习语言的情况:
这种情况是指从出生开始,两种语言齐头并进:

这种情况是指先接触其中一种语言,然后再开始另外一种语言,有可能第二种语言熟练程度超越第一种语言的情况:

这种情况是指一种语言已经稳固,再进行第二种语言的学习:

1.2 双语者的思维更加灵活:在皮亚杰著名的:“太阳和月亮实验”指出,多语者更早意识到单词只是随意的指代符号,比如说,当他们看到太阳时候,他们知道“太阳”只是一个指代符号,可以用“sun”或者任何其他词语,如“爸爸”“月亮”去指代。在经典实验“stroop test”中发现多语者有选择性的关注一样事物的能力更加强大,比如说,单词蓝色用红色笔写——说出你看见的颜色—-很多人会说出单词而不是颜色,而双语者普遍做的好一些。还有,多语者在得一些脑部疾病时,病情跟单语者比,更容易控制一些。
1.3 不同的语言对大脑思维的有着不同的影响,多语者可以同时具备几种思维模式,思维更加开阔:比如说,英语这种语言就对时间观念非常重视;“现在时”,“过去式”,“将来时”,印度尼西亚的语言中更侧重于人正在做什么。在一个对英语母语和印度尼西亚语为母语的人进行的一次试验中,所有的饰演者被要求看三张图片,第一张图片是一个男人弯着腿要去踢足球,第二张图片是第一张图片中的男人已经踢到球了,第三张图片是一个不同的男人弯着腿要去踢足球。然后问两者不同母语的人,这三幅图中的哪两幅是一样的,英语为母语的人会选择图片一和图片三,因为他们的语言中更重视“时态”,图一和图三中,都是正要去踢球,而印度尼西亚人则选择图一和图二更加相似,因为在他们的语言中三张图片都是人在踢球,图一和图二是同一个男人在踢球,所以他们认为图一和图二是相似的。更为有趣的是,当英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双语者参加这个实验的时候,在英国参加实验的双语者则会选择英语为母语这一方的选择方式,在印度尼西亚参加试验的双语者则会选择印度尼西亚语为母语这一方的选择方式。所以说,学习一种语言,也是在学习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多语种的人则具备在几种不同思维方式中切换自如的能力。他们也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思维模式。因为他们很清楚,同一样事物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谈论这件事物。
2. 了解一些语言发展过程
2.1 从24周-到出生:可以认出妈妈的声音,当妈妈说一种不同的语言时,孩子可以辨认出语言的变化。
2.2 出生到六个月:哭泣,goo,
2.3 大约六个月:用微笑去回应,aaa,uhhh,dadada,
2.4 第一个字:10个月-18个月甚至更晚
2.5 将两个字组合起来:19-24个月(吃饭)
2.6 当贮存到五十个词的时候,就开始把词放在一起,开始说句子:2-3岁
当然,每个月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因为大脑中管理语言的区域在2-3岁的时候才会成熟,包括学会走路的时间也是一样,肌肉在10-20个月之间才会成熟。比如说,“Broca’s area”是负责音节和语法,这个区域受伤了,人可以听懂别人说的话,却没有办法蹦出自己想说的词语,而“Wernicke’s area”是负责理解和选择合适的词语来帮助我们和别人正常对话,这个区域受伤了,人可以说出很多的话,但是说出的话完全没有意义,让他人无法听懂:吃枕头有太阳在笑。。这类的语句,而且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说出的话让人无法听懂。所以说,在儿童发展方面,基因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语言的发展上,基因起到了大约50%的作用,而另外50%就是我们作为父母可以努力的地方。
3. 关于双语学习的一些小知识点
3.1 任何一个孩子在给足够的刺激的话,是有可能形成真正的双母语,甚至有很多唐氏综合症和读写困难症的孩子都成为双语者甚至多语者。
3.2 双语者分为“婴儿双语者”:同时学两种语言,需要在出生时就开始,和“童年双语者”:先学好一种语言,再学第二种语言。根据接触的语言学习时长,也许会出现主导母语和非主导母语两种情况。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至少要输入20%,也就是15小时每周,最理想的是30%,25小时每周。
3.3 输入也不是越多越好,有一个专有名字叫做“critical mass”,比如说一个词,你需要听十遍可以记住,那五遍的学习效果肯定没有十遍好,但是十五遍也不会让你记得更好。
3.4 双语娃在一个语言中的词汇量可能没有这个语言的单语娃的词汇量大。
4. 在学习语言时候,除了50%基因作用,剩下的50%家长可以如何起作用:
4.1 多说,和孩子互动,用心听,给孩子及时的回应
4.2 如果大人说的太多,就没有给孩子说话的空间,大人说的太少,就不能引发孩子说话的兴趣
4.3 旁听对很小的孩子是没有用的,必须通过和孩子直接互动进行的交谈才能帮助孩子
4.4 不要对孩子盖章,比如,不要在孩子面前说,我这个孩子就是不会说话/我这个孩子就是个闷葫芦等等
4.5 对孩子说话的语气要充满兴趣和支持,像对自己最好的朋友那样对自己的孩子说话(因为你不会随意去评价一个成年人,或者用教育的口吻)
4.6 当孩子的语句说的不正确时,不要纠正,而是说一遍正确的句子。
4.7 每天晚上对一天的生活进行复盘,试着让孩子加入到对话中来。
4.8 永远不要笑话孩子试着说话的样子,哪怕你觉得这个行为很可爱。
4.9 问开放式的问题,这样可以引导孩子去说出更多的话,比如说,你今天开心吗?孩子会回答,开心或者不开心。如果问,你今天遇见什么开心的事情了吗?就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可以让孩子说出更多的内容。
4.10 可以看电视,但是记得要一起看,并想办法把电视内容用起来。比如,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复述之前在书里见过的动物,比如说,北极熊啊之类的。
4.11 试着带着动作说话,这样可以更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集中注意力才可以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印象。
4.12 试着用“父母语”跟孩子进行交流:
猫
这里有一只猫
这是一只白色的猫
好乖的猫
5. 如何帮孩子学习第二种语言
5.1 作为父母,你无法教你的孩子说话,你只能为你的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或者坏的环境来帮助你孩子的语言发展。努力提供高质量高数量的语言环境:阅读/歌曲/家庭成员/社区环境
5.2 光是父母重视双语的学习是不够的,要想办法让孩子认同,特别是第二语言的重要性,这样,就不再是父母需要孩子学习,而是孩子自己想提高自己对第二语言的学习。
5.3 输入量的多少最重要,输入量相同的情况下,越早接触第二语言越容易。
5.4 语言学习跟你是什么国家的人没有任何关系,不是说因为你是中国人,所以你就会说中文,就可以学好中文;或者说,也不会因为你是法国人,你生活在英国,你就能自动学会法语。
5.5 之前我们提到,在儿童发展方面,基因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语言的发展上,基因起到了大约50%的作用,而另外50%就是我们作为父母可以努力的地方。
5.6 对于移民家庭,可以帮助孩子在家里学习另一种语言
·一个家长一种语言:比如爸爸说中文,妈妈说英文
· 规定在家里说的语言:比如在家说中文,出门说英文
· 规定说不同语言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在厨房说中文,上午说英文等等
· 制定一些混着说语言的政策
· 当孩子们使用“错误”的语言的时候,父母应该作何反应:直接使用应该说的“正确”语言,来回答孩子
·everything is possible!!!要知道,26个月的孩子还是会混着用,但已经敏感察觉到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语言了,让孩子跟单语者(亲戚,朋友和佣人)接触,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明白面对什么人说什么语言。
·坚持学一种新的语言,就不要换来换去,这样孩子会产生困惑。
·一旦确定学习哪种语言,就要坚持。孩子将来会感谢你的。
· 表扬!表扬!表扬!给一些奖励!重复!重复!重复!
·适当的小惩罚
·用媒体来帮助巩固孩子的语言学习:歌曲,动画片
·真人互动是最好的学习的方法
·不要对孩子语言学习的错误开玩笑
· 不要让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
· 不要去纠正孩子的错误,而是将正确的语言在之后的对话中自然而然地说出来
· 寻求学校的帮助,努力创造更多环境:参加学习小组,上周末学校等,发动一切资源,朋友,亲戚,甚至是家里的佣人和孩子用另外一种语言对话,比如说都用中文对话,有条件的情况可以每年去一次中国帮助孩子学习中文
· 建立一个日程表让孩子清楚什么时间说什么语言:比如回家以后说中文,用中文读故事,然后用英文唱歌
为什么我们不用一种语言代替其他所有的语言,语言代表着一种文化,用一种语言去概括全世界的文化是一种不可能的任务。全世界只用一种语言,一种思维模式,可能会导致人类缺少对不同声音的包容度。因为并不是语言阻碍了全世界走在一起,如果是的话,美国和英国都说英语,那为什么两个国家还是这么彼此不对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