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

作者: 淡如水_438f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10:13 被阅读0次

妈在、家就在。后来,妈走了,但婆婆(奶奶)和爸爸还在,牵挂依然在,她会叮嘱爸爸依照我们的口味准备各种食材,会在门口张望、守候,仍让我们能感到家的温暖、爱的温度。逢年过节我们都达成一种默契,从四面八方聚拢,带上笑容,备好红包准时准点地欢聚于桌前,举杯共祝愿,几多欢乐、几多惬意尽付笑谈中!

婆婆一生与人为善,生就一双巧手,普通不过的萝卜白菜经她的手,总能变出些许花样,辟如萝卜蒸菜、萝卜咸菜、酱萝卜、烂咸菜.....家里的坛坛罐罐一排排陈列有序,支撑着一大家人四季的餐桌。.做起各种风味小吃、针线活更是得心应手:喷香的糯米团子、嚼劲十足的麦芽糖、米酒汤圆、小米粑粑、,轮流丰富着我们的胃口。一双双花式各异的布鞋四季更换。她虽只生养了爸爸一个独子,却悉心抚养了我们姐弟四个,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因为她的照拂,个个白白胖胖、干净漂亮。这也让她颇感欣慰,每当有人夸赞她的孙子时,她总是一脸宠溺,越发细致地溺爱着我们,直至我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正当她准备颐养天年享享福的时候,我妈突发脑溢血先行驾鹤西去,婆婆捶胸顿足、仰天哀嚎,但她还是挺了过来,陪着她的儿子艰难地为我们守着那个家,让我们姐弟几个有个去处。我不知道那些孤独的夜晚,她流了多少泪,又有多盼望我们能常回家看看。当然我们也不负她望隔三岔五地回去探望,她也总是逢人便讲,如数家珍:男孙子为她把脉问诊了,大孙女为她添置新衣塞红包了,小孙女陪她镶假牙了,孙女婿为她做了爱吃的火锅,二孙女为她剪指甲洗头了........还不忘叮嘱别人照顾孙子仔细些,说她就享了孙子的福。

去年冬天,一场大雪让婆婆一病不起,依靠氧气机也气喘吁吁,刚开始还能喝点稀饭糊糊,后来就只能喝牛奶,再后来,连吮吸吸管的力气也没有了,爸爸就一小勺一小勺地慢慢喂,但她神智依然清晰,对病榻前的子孙都能叫出名字,每天都一遍遍地呼唤着:美琴、华民、恩泽、秋云.......我们彻夜守在跟前,盼着春暖花开,她能跟前几年一样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但她熬过了年三十,撑过了初一,却没扛过初三,享年九十七岁!

我的婆婆,今天本该是您的生日,却成了您的头七......愿您一路走好!愿天堂里不再孤单,更愿您能和天堂里的故亲一起再续前缘!

相关文章

  • 《祭十二郎文》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关于韩愈+古文运动,+祭文+祭文千年绝调+韩愈用散文写祭文的创新,用散文写祭文的用情至深,用散文写散文的...

  • 【古风】勿忘国耻

    祭文/海煦 图/网络 【古风】国家公祭日纪念 祭文/海煦 公祭笛鸣...

  • 王炎午小考(四)

    四、《生祭文》解读 《生祭文》是王炎午的成名作,也是他唯一引起人们注意的作品。《生祭文》之所以引人注目...

  • 祭父文——家祭篇

    注:在我们老家,祭文是有多种类别的。不同的身份,需要不同的祭文。有兄弟姐妹的祭文,女儿的,女婿的,儿子的,媳妇的,...

  • 祭文变体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评韩愈《祭十二郎文》曰: 直举胸臆,情至文生,是祭文变体,亦是祭文绝调。祭文诔词,六朝...

  • 祭文

    事情是这样的,事情是悲伤的。 我于河边路上驾车前行,没有开收音机,窗边刮来这三伏夏日难得的凉风,多么美妙...

  • 祭文

    时维!公元两千零一十八年岁次戊戌,时序良月吉日,适值刘君海山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逝世四十一周年之际,张志文携新民文...

  • 祭文

    1.有什么事情想做就马上去做,不论结果如何。2.不妄加揣测别人的感受。3.不单纯以好坏分人,骗子也会对某些人好。4...

  • 祭文

    祭奠李公(辉君): 闻君仙逝,江河凝滞; 闻君仙逝,日月无光。 吊君风采,挥毫泼墨; 腹藏经史,袖卷书香。 吊君品...

  • 祭文

    一四年年关,我从爷爷家抱回一只黑白间的小奶猫,未满月,眼睛都不曾睁开,蜷在我掌心叫唤着,当时想着尽力喂养,总好过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祭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eo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