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五·八三】
某太史自夸其诗:不巧而拙,不华而朴,不脆而涩。余笑谓曰:“先生闻乐,喜金丝乎?喜瓦缶乎?入市,买锦绣乎?买麻枲乎?”太史不能答。
金丝,瓦缶,指不同材质制作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中国古代有八音之说,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金,指金属制作的乐器,锣、镲等;丝,则指弦乐器,琴、筝等;瓦缶,则是陶土制的打击乐器。
锦绣,音jǐn xiù,花纹色彩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多用以比喻美丽或美好的事物。《墨子·公输》:“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宋·司马光《看花四绝句》之三:“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 元·赵善庆《水仙子·仲春湖上》曲:“六桥锦绣,十里画图,二月西湖 。”
麻枲,音má xǐ,释义:1、即麻。《礼记·内则》:“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2、指麻的种植、纺绩之事。汉·桓宽《盐铁论·园池》:“田野辟,麻枲治。”宋·陈造《财昏》诗:“西家女三十,闭户事麻枲。”3、指麻布之衣。《西京杂记》卷二:“公孙弘内服貂蝉,外衣麻枲。”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