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寓言故事人人都听过,就是“盲人摸象”。可是你想过没有,现实中的盲人会犯那种“以偏概全”的错误吗?
根本不会。因为盲人都知道自己是盲人,他们了解自己的局限,也就很少会犯这种“以偏概全”的错误。
实际上,恰恰是那些以为自己能看清一切的明眼人,才最容易犯这种错误。一般人不会那么骄傲,多少都会承认,自己的认识存在着“盲区”。
但只有在一个问题上,几乎每个人都非常自信,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当然是我自己最理解自己、最懂得自己。这种认为自己对自己具有绝对解释权的观点,叫做“唯我论”。
今天许多人都相信,所谓个人自主性就是“别管我,我的地盘我做主”。自主性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你有选择的自由,而且你必须选择。
可是这样一来,自由就变成了一个太过沉重的负担。我们看到有那么多人陷入无聊、失落、迷茫、孤独和无助。在现代,这样的精神困境相当普遍,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真切的感受。
所以有些人会呼吁,说自由主义的自主性理想是有害的,现代社会太过放任自流了,到处都是相对主义、享乐主义和自恋主义,所有人都高度的自我中心。所以他们主张,要限制自由、平等和多元化,要让政治权威、宗教领袖或文化精英来重新确立真善美的标准,来教育大众,拯救道德,来防止文化的堕落和民主政治的衰败。这是某些保守派人士的立场。
泰勒不同意保守主义的观点,他支持个人自主性。他认为,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这本身是一种积极的道德理想,是现代文化的重要成就。泰勒把这种道德理想叫做“本真性”。
泰勒认为,保守主义指出的许多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但如果因此就要放弃自主性,那就好像是说,你家小孩身上弄脏了,你就要把他赶出家门。我们应该做的是,给孩子洗澡,而不是抛弃这个孩子。
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给孩子洗澡了。他认为,自由主义的观点存在一个盲区,就是把“忠实于自己”等同于,我对自己的认知和解释绝对正确。这样一来,你就会误以为,只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就能创造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把外部世界看成是多余的,甚至看成是“自我实现”的障碍和敌人,这就陷入了唯我论的盲区。
泰勒的观点是,追求自主性,追求独特的自我,并不需要接受唯我论,而且恰恰应当拒绝唯我论。
泰勒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人宣称自己非常独特,因为他的头发正好是3732根!你会赞叹这种独特性吗?不会的,这反而会让人感到好笑。
但是,如果一个人有精湛的钢琴演奏才华,为此而自豪,或者一个人待人特别真诚友善,获得了大家的赞赏……这样的独特性,我们就会认为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这两种“独特性”给我们感受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泰勒解释说,因为一件事情是否重要、是否有意义,需要依据一个背景框架来衡量。我们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并不是在孤立的内心中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我们与他人的对话和对话中的反思。你觉得待人友善是特别好的品质,这并不是你内心凭空产生的,而是你在和他人的交往中才意识到的。
现代社会有一种很流行的看法,认为事物的价值是主观赋予的,是“自我”赋予的。我珍视或看重某种事物,不是因为它本身内在固有的价值或意义,而恰恰是因为我看重它、珍视它,它才变得有价值。
可你想想,真是如此吗?比如你有一盏自己非常喜欢的台灯,从来不让人碰,有人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宝贝一个台灯,你第一反应也许会说,我就是喜欢,没有什么为什么!
但如果你慢慢想想,就会发现,其实你能够解释为什么,你喜欢是有理由的:也许是因为这盏灯曾陪伴你度过无数孤独的夜晚,也许它是家人送给你的礼物,也许它是你用第一笔工资买给自己的奖励……
你会发现,所谓“自我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仍然是有渊源和来路的,是由许多经历和故事造就的,也是在生活的关系中形成的。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宣言:“成为你自己”“活出真我”“做真实的自己”……这些口号听起来非常励志,但也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自我的独特性必定要从自我的内部才能获得。
但泰勒说,自我无法凭空创造发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标准,这个标准离不开我们共同生活的背景框架,你只能依据这个框架来“选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我们的自主性,无法凭借孤立的内心来实现。
在祛魅之后的现代世界,我们好像失去了任何标准,但泰勒告诉我们,意义和价值的标准依然存在,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共同背景之中。
但现代和古代不一样,这个共同背景并不是一套清晰固定的规则教条,而是一种资源,有着丰富的多样性,为意义和价值的选择标准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
所以,我们需要把自己和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保持与他人的对话,并在对话中展开反思,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清醒、更加丰富,更好地实现我们的自主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