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专题征文作品池哲思
「哲思征文」在与不再,那条河,那个人

「哲思征文」在与不再,那条河,那个人

作者: 若风9010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03:26 被阅读57次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可能连一次都不行。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 赫拉克利特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 克拉底鲁


    先借用一些比较常见的观点,作为本文的背景,本人非哲学专业,不能保证引用资料的权威性,仅供参考和进行后续讨论。

    在欧洲哲学史的研究上,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 认为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辩证法最富于代表性的命题,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的‘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是诡辩论。

    当人在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 已经不是第一次踏进的那一条河流了,因为河水在不停地流动, 此刻之水已非彼刻之水。

    ‘不可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一一其实象克拉底鲁—赫拉克利特的学生早就说过的那样,连一次也不可能, 因为当整个身体浸到水里的时侯, 水巳经不是原来的了。

    郝建国. (1982).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诡辩吗?.晋阳学刊(6), 85-85.

    真正反映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精髓的命题, 是由他这样表述的:“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样的河流,我们既然存在又不存在。”

    韩震. (199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新探.人文杂志(6), 51-52.


    克拉底鲁的进步和局限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一些固有且被普遍接受的认知。比如说,我们通常认为换了几块的木板还是原来那艘船,更新了河水的河流依旧是原来那条河流。因此,我们一般不会认为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更不会认为换了几块木板的船就不是原来那艘船了。事实上,我们会经常听到这些说法:“我下次还要去某个地方做某事”,“更换了发动机之后,某艘船恢复了正常工作”。

    所以,我个人完全不认同‘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是诡辩论的说法。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假设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么)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作为赫拉克利特的学生,他提出这个观点是在他老师原有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能孤立地看待和评价。即使,他的观点看起来完全有悖于我们的一般认知。

    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是诡辩论,却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辩证法最富于代表性的命题,应该是陷入了一个误区——对同一系统的不同事物采用不同的参考系。一方面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另外一方面却把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单独一次踏入河流”的过程中中断了。在彻底推翻人们一部分日常认知的同时,却无条件保留了另外一部分。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很合理并且是必然出现的观点,并不是诡辩。事实上,赫拉克利特说的“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样的河流,我们既然存在又不存在”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因此,把老师的观点进一步推导得出一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结论,是克拉底鲁的进步。他把老师的思想总结得更加直观,而不是更含糊。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顺着“不断变化”的思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挖掘,却没有对“不断变化”这个条件的合理性进行挖掘。


    人到底能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或者至少是一次?

    在论述为什么人为什么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时候,“已经不是”是个很关键的词汇。

    首先,到底还是不是?如果说河流在不断地变化当中,所以第二次踏入的河就不是第一次的河了。那为什么,同样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人,为什么还是之前那个人了?

    “已经不是”是个比较想当然的结论,是不太严谨的。而问题的根源在于“不断变化”这个前提,如果“不断变化”是符合事实的,那为什么人的变化却没有体现出“不断”这个特点?即使“不断变化”仅仅发生在河流这个主体上,那么为什么还存在“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个说法?如果这个变化是“不断”的,那么你在踏入的过程中,每一刻所踏入的都不是同一条河流,还有必要说“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吗”?你一次踏入的都是无数条河流了!

    其次,假设人还是那个人,但是第二次的河流不是之前那条了。那么刚才那条河流呢?还存在吗?如果还存在的话,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再一次踏入?因为,事实上,“已经不是”并不能得出“不能第二次踏入”的结论。只有两种情况才能得出“无法第二次进入”的结论,要么河流“不复存在”,要么河流“存在但不可踏入”。

    就个人的看法,“特修斯之船”所要思考的问题和“能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在某些领域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问题就是:‘是’到底是啥意思?“特修斯之船”问的是:什么时候,特修斯船就“不是”特修斯之船了/到什么时候为止,特修斯之船还“是”特修斯之船?“能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问的则是:在多久之内,河流还“是”原来那条河流/多久之后,河流就“不是”原来那条河流了?

    第二次踏入的河流为什么不是原来那个河流了,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是了?如果这个变化过程的时间足够短,以至于我们踏入的这个动作中就已经发生多次了,那么我们的确是连一次也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而如果认为我们一次踏入的是同一条河流的话,只要你两次踏入河流间隔时间足够短,那么你就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除非,你认为导致两次河流不同的原因是,第二次踏入的河流是“被你洗过脚的”河流,已然不是原来那条。否则,仅仅因为河水的流动认为人可以踏入河流一次而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第二次,是立不住脚的。


    依然在,却不再是,存在的常态

    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命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在”与“不在”,“是”与“不是”是核心的几个概念,并由此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不再”。

    首先,我们假设这个人是一直存 在 的,而且被默认一直都还 是 这个人。

    其次,人第一次踏入一条河流。这  在 人附近可以踏入的一条河流。

    然后,这个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这条河却已经 不是 原来那条了。而原来那条可能是 不在 了,也可能是 另外某个地方了。

    之所以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时又认为‘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样的河流’,反映的就是对于要在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时候,原本这条河流的状态在认知上是模糊的。

    ‘已经不’,换句话说就是‘不再’,然而要证明‘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则需要证明原本那条河流‘不在’了——彻底消失或者是不再存在于人可踏入的范围之内。而根据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得出的结论是‘不再’而不是‘不在’。换句话说,他的陈述中,原本那条河流可能还在,也可能不在了;似乎还在,又似乎不在了。

    “在”与“不在”是一个问题,“是”与“不是”是另外一个问题。事物无时不刻地变化,前提就是存在。假设物体在持续不断的变化,本就是默认了“存在”这个事实。如果因为事物的飘忽不定而怀疑“存在”本身,是不合理的。不能因为对“存在”的外在形式难以把握就得出“存在”本身不成立这个结论。

    “在”或“不在”是一个直观的答案,“存在”与否并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在某一空间,某一时刻,存在一条河流,河边有一个人准备把脚踏进河里,是我们根据观察而对事实的陈述。就算我们没有观察到,也不影响存在的事实成立。即使我们不承认,也丝毫不能对事实产生任何影响。

    就我个人理解,唯物主义的基础就在于此,物质(单纯个体)的存在与否,并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这些物质的存在构成了这个世界,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在存在的前提下,“是”与“不是”则很大程度上跟人的感知和认同有关。因为,根据我们的观察,变化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当变化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某一主体在下一刻就变成了一个新的个体。然而,这个时候的个体/主体,虽然被看做是个体,但是我个人倾向于把它理解成一个整体,一个体系。

    我们通过河流的状态(流淌)得出‘河流不断在变化’的结论。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每一刻,河流都不是上一刻的河流。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后面那条河流不再是原本的那条河流,我们大概是这么定义河流的,“某一时刻,在某段河床某些水流分别处于不同位置所形成的整体”。下一个时刻,时间发生了变化,水流的组成发生了变化,组成不变的水流所处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当然就不再是“原本那一条河流”了。至于原本的河流去哪里了?可以认为是随着时间一起消失了。

    而一般情况下,河流指的是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线形天然水道。在这种定义下,决定河流身份的恐怕就是所处的陆地表面这个空间,而时间和水流的成分并不影响河流的身份。只要一直有水流的存在,水道也不发生改变,可以认为这条河流一直都它自己。人当然可以一次也可以两次踏入这一条河流。除非有一天,水流枯竭了,那么这条河流就不再是原本的河流,而是变成了一段干涸的河床。这个时候,人便无法踏进原本的那条河流了,因为它已不复存在了。

    除了对发生变化的主体存在不同的认知,探索‘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里’这个/类命题,对于变化本身的认知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是”和“不是”的看法,甚至发展为“存在”与“不存在”的争议。

    我在这儿说变化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不是“持续不断”的。如果说变化是持续不断(可以无限分割)的,那么就不存在最原始的时间单位——“刻”(某一个瞬间,对应空间概念的点,我们可以暂且定义成‘时间点’)。如果没有时间点,我们或许根本无法定义任何东西“是”或“不是”什么。我们说,这一刻的河流不是上一刻的那个,要是这一刻本不存在,何来这一刻?又何来上一刻?

    时间点和空间点一样,我们人类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虽然已经有一些对相关话题的探索——比如对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长度的研究。但是,这个概念存在却很有必要。因为,这本是我们观察世界时,所默认存在的东西。有了时间点这个概念,那么在某个时间点,可以认为一切形式的存在都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空间位置上,有特定的状态,人也好,河流也罢。因此,我们就可以在某一个时刻踏进某一条河流。然而,由于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时间段之内完成的,而再短的时间段也包含有难以计数的时间点。在这个视角下,一切的存在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可以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是不能一次只踏进同一条河流,更没办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相比于‘人既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河流,人既存在又不存在’,我认为这种理解更符合人类的一般认知。

    因此,个人认为,对于‘人能否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种命题的思考,某种程度可以看成是人类对时空概念的一种探究。同时,也是对事物之间形成整体或者体系所隐含的联系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努力。而对时空概念以及类似于‘河流’之类的集合体的认知,很大程度反映的是人类的思想/心灵。

    时空真实存在吗?又或者仅仅是人类为了便于认知世界所发明的概念?

    ‘河流’是什么?抑或是流水和那水道根本就没有关系,‘河流’本不存在更别谈什么‘同一条河流’了?

    就我个人理解,唯心主义的基础就在于此,我们的思想观念并不是对现实的反映,同一个现实能引发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思想所探索的不是存在与否,而是不同的存在之间背后的关联。既包含不同个体之间的关联,也包含个体存在与所需时空之间可能的关联。

    对唯心主义的含义,请参考以下引用,

    心灵是思想观念的根本原因。这种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思想观念并不是物质的产物。并不是对物质、现实的反映,而是心灵的产物,是由心灵产生出来的。这无疑也是唯心主义最为霞要的含义之一。

    刘志洪. (2010). 唯心主义的三种含义.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1-4.

    世界的存在是真实的,这是一个事实。而变化是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的,这是根据对世界的观察,所得出被广泛认可的结论。所以,万物的存在是不可重复的,任何一个时刻的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一直在,却不再是曾经的世界。

    不再,正是持续变化的存在。

    只要未曾毁灭,下一刻,万物依然存在,却再也不是上一刻的万物。依然在,却不再是,正是动态世界万物存在的常态。


    不再存在,依然还是,存在的痕迹和可能的意义

    也许那一条河流,会一直都在,可是那个人,终将离去。可是即使不复存在,那个人依旧还是他,那个留在过去的他。

    他是谁?为什么懵懂的小孩是他,成了耄耋老人依旧是他。这种改变是那么显而易见,远远比河流中更换水流更容易察觉。

    同时,成长和老去伴随人的一生,每一刻,他又是一个全新的他。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这种独一无二似乎和时间没有太大的关系。或许,一生就是用来定义一个人的基本单位吧,那个不可以或者是不应该被分割的时间单位。

    又或许,身份识别,有特别的标记吧?正如我们日常定义的河流,所处的水道,就是区分身份的核心所在。同样的水,到了另外一条河道,便成了另外一条河流。而同一条河道,即使彻底更替成了新水,依旧还是那一条河流。

    ‘是’与‘不是’,也许并不完全是被物质本身所决定的。存在的空间,存在的形态以及和其他事物的联系等等因素似乎都在影响我们对‘是’与‘不是’的判定。一个人,容貌变了,别人不会说:“你变了,不再是你。”而倘若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极短时间内性情大变,即使容貌等外在没有可察觉的变化,我们却会说:“你变了,不再是你。”

    我们终将离去,我们的存在是那么短暂。我们甚至不知道存在有什么意义。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存在过,即使不在了,我还是我,你还是你。而留下的痕迹却不会随我们而去,成为识别和区分我们的根据。

    存在的意义,或许不在于存在本身,而在于存在的状态。存在的意义或许并不取决于“我在哪儿”,而是取决于“我是什么样的存在”。

    即使不再存在,人依旧还是那个人,这是存在留下的痕迹,亦是存在过的证据。而这也可能是我们存在的一个意义,那就是留下我们的身影。


    在与不再,那条河,那个人,那一声的叹息,多少无奈。

    在却不再是,是又不再在。

    一生旅途,尚不能停留片刻。人生全貌,竟无法看上一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思征文」在与不再,那条河,那个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iv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