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作者: 奉灬孝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09:37 被阅读35次

    大学毕业那年,把10版《红楼梦》走马观花般的看完了,只记得感触挺深,不过当时没有记录感受,到如今也都忘的差不多了。最近又把87版《红楼梦》刷了一遍,内容应该是有不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西,被删减了许多,依然感触很深,不过这篇文章也是在我全部看完了之后整理的,剧中触动之处大都没有记录,只整理一下我现阶段的一些感受吧。书已经买好了,诸多触动之处再在的书评里记录吧。先说一下整体感受吧,文笔是真的好,只看台词就美的不要不要的,可能手里的《思考·快与慢》要先放一放了,先观大作《红楼梦》也未可知。

    盛衰之理,本为天命。然而人心就是如此。眼见得他起高楼,于是便不忍心见他楼塌了。见过他鼎盛的时候,再看他的衰败就无比心酸。而更加可悲的是,目睹这场哗变的你,本就是这戏中之人。

    那么就先从晴雯开始说起吧

    雪芹先生无疑是钟爱晴雯的,这从晴雯那好得出奇的判词,以及晴雯越过袭人排在了十二钗又副册之首,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然而,雪芹先生并没有将晴雯描写成一个过分美的女子,先生笔下的晴雯,是个有血有肉,亮点与缺点并存的丰满人物。

    晴雯是大观园中公认的美人,先生虽没有正面描述过她的样貌,但从旁人的言语中,我们有初步的印象,她长着“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然而,也正是因为她的美丽,使她自恃过高,得意忘形地忘了自己的身份,她只不过是大观园中一个地位低下的丫鬟,却虚妄地追求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平等。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荣国府,她的这种反叛精神,必将遭到统治阶级残酷的镇压。

    晴雯的灵巧也是众所周知的,多少能工巧匠都无法织补的雀金裘,她在病中就从容的补好了。连贾母都说“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甚至于百般厌恶她的王夫人都不得不承认“他色色比人强”。

    然而,心灵手巧的她却不屑于以自己的“风流灵巧”去博取封建统治阶级的赞许。她懒,并不是因为她不想做,而是因为她不愿以一个奴隶的身份去做。她只是希望站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以一个人的身份,为着自己的心而做,所以,就有了病补雀金裘。但是,她这种单纯的愿望,在封建势力奴役下的大观园里,无法得到共鸣,孤立无援的她,必然只能走向死亡。

    晴雯的性格一直也是人们争论的主题,爱晴者称其为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毁晴者称其掐尖要强,尖酸刻薄。

    我认为,首先必须肯定,晴雯是纯洁的,她并没有象王夫人所说的那样“妖精似的”勾引宝玉,也没有象袭人那样奴颜婢膝地去钻营宝玉姨娘的地位。言语尖刻确有其事,但又都事出有因。因为她纯洁,所以她痛恨坠儿的盗窃行为;因为她自尊,所以她鄙视袭人之流安于甚至乐于做奴隶的本性;因为她天真无邪,所以她厌恶蠢奴悍妇的争权夺利,惟利是图。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晴雯那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的个性,最终招致了封建卫道者的诽谤污蔑,从而断送了她美丽青春的生命。

    “我不是死,是天上少了一位花神,是玉皇敕命我去司主,现在是天上的神仙来召请我,岂可推得时刻。”

    在宝玉偷偷跑出园子去看望晴雯的时候,晴雯已然奄奄一息,大限将至彼此也都心知肚明。之后宝玉的丫鬟去探望晴雯的时候,晴雯竟能说出如此这样的话来,内心不禁触动了一下,把自己的死都可以说的这么美,但愿晴雯本心也是这么想的吧。

    还有王熙凤的一生也挺有戏剧性的。

    当初刘姥姥攀了贾家的一点关系进了贾府来探望贾母,说白了就是生活困难,想讨点东西回去,恰好王熙凤刚诞下一女还没取名,就让刘姥姥帮忙取一下名字,刘姥姥取名“巧姐”,王熙凤也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这二十两银子,暂且给孩子做几件冬衣,若不拿着,可真是怪我了。这二十两银子对于贾府来说绝对是一个拿不出手的数字,但加上这句话就变成了长辈给晚辈做冬衣的爱心,和得到谅解的希望,也彻底的改变了这次资助是“施舍”的成分。还记得刘姥姥下次进大观园的时候,王熙凤还送了刘姥姥一些自己平时不穿的衣服。刘姥姥都视若珍宝。当贾府没落的时候,刘姥姥去牢狱中看望王熙凤,还带了几件没穿过的衣服给她们换上,还问道怎么不见巧姐,王熙凤便告知巧姐被卖去当妓的情况,刘姥姥便说一定要帮她把巧姐找回来,最后卖房子卖地把巧姐从妓院里给赎出来。*

    王熙凤的老公贾琏也是个风流成性的家伙,自己在外边偷偷娶了“尤二姐”当妾,最后王熙凤知道了之后便把“尤二姐”接回贾府,然后设计将“尤二姐”整的生不如死,最后自尽身亡。最后王熙凤的计谋被贾琏得知情况之后,便当着众人的面将王熙凤的计谋拆穿,这也是有关人命的事情,吓的王熙凤当场晕倒,加上贾府没落,加上最近遭遇,觉得生无可恋,最终惨死狱中。

    刚刚好诠释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分毫不差。

    印象深刻的还有史湘云,金陵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史家的千金,史湘云的性格应该是最真的了,黛玉整天忧愁善感,宝钗则显得世故圆滑,唯独我的湘云手帕包花作枕醉卧青石凳,蝶舞翩翩。湘云真真的直言快语,管你是太太还是姊妹。唯独我的湘云妙语连珠诗词连篇造就“寒塘度鹤影”,而也就有了黛玉的“冷月葬花魂”,或许这也是为后来的黛玉之死在此处埋了一个伏笔。

    说到红楼梦就不得不提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其人品和才华绝对没的说,不忍心花落在地上任人践踏,便扫到锦袋里把花葬掉,可见其品质,诗社夺魁可见其才华。

    黛玉和宝钗,两个同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一个感性,一个理性。黛玉因为太感性而显得有点矫情甚至无理取闹,而我们像她那么大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呢?(PS:黛玉只有十几岁)宝钗因为理性而八面灵通又显得有些世故圆滑。不过后半部分黛玉就没以前那么矫情了,或许也是成长了吧。至于宝钗,和宝玉结为夫妻,但因宝玉一直爱的是黛玉,最后出了家。至于黛玉因为自幼父母双亡,10岁便进了贾府,一直和宝玉两小无猜直至爱情萌芽,而在和宝玉的婚事上,连个做主的都没有,也算是后半部分病情加重的一个原因,在得知宝玉和宝钗的结婚消息后,在潇湘馆里的病榻上,满怀悲愤,焚去诗稿,呕血而死。

    最后以曹雪芹的枉凝眉来收尾吧。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晴雯之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jc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