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饮茶讲究趁热,茶中的重浊物凝结下沉,精华浮在热茶上面,唐人便将鲜美、醇香的茶沫和茶汤一饮而尽。唐代的茶饮方式有煎茶、煮茶、庵茶等,其中煎茶最为盛行。唐代煮茶对备茶、煮水都颇有研究。
唐代茶的品类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煎茶是所用的便是饼茶。饼茶须经炙、碾、罗三道工序,将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先将茶饼烘烤干燥,待到茶饼散发出香气时趁热放在纸袋中,保留住最原始的自然茶香。自然冷却后,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状,而后再经过罗的细筛,最后存放在茶盒里。
唐代煮茶前要先将水烧开,谓之候汤。水沸又可分“三沸”。烧水时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声为第一沸。此时,按照适当的比例加入盐调味,当茶器边缘向上冒出连珠般的水泡时,第二沸完成。这时要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搅动形成水涡,取适量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再搅动;待到水面溅出许多浮沫时,便为第三沸。最后再将舀出的那一瓢水倒回,使开水停沸,生成茶沫。“三沸”之后,煮茶的水不能多加,且再煮水会煮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