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月前,看到了一篇大v的公众号推文,写的他是如何通过写作然后让内容变现的经历,他里面介绍的写作软件便是简书。于是想着自己平时也写写东西,换个平台上在手机写写也一样嘛,说不定自己写的内容也能被别人朋友圈刷屏。带着期待憧憬,我下载了简书。
my story下载简书当天,我就把当天的一些想法写成了一篇文章,稍作修改后,然后投稿到各个专题中去,幸运的是,我的首次投稿,投了五个专题,虽然最后只有一个被收录了,但是心情不要说有多开心了,从小学到大学,自己写过文章去投稿《读者》《意林》等杂志,似乎得到了一种认可,似乎有人觉得你写的文章不错了的感觉。
在被专题收录的激励下,我的写作动力大增,我甚至想把在简书上写作当成一份职业,也想跟大v一样获得巨大的粉丝量,最后通过粉丝经济获得收入。想到这里,自己都按捺不住心中激动之情。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我每天都保持更新,每天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写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后投稿到对应的专题,投稿到首页中去。那一周,我大概写了一万多字。
那段时间,写作的快感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自认为自己写的那么多,而且自认为自己写的不差,肯定会被首页收录,然后肯定阅读量不会低,肯定有人点赞,评论和赞赏的。相反的是,除了能被个别专题收录外,我还没被首页收录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也不多,大概几十一百这样,点赞、评论和赞赏的人几乎没有。
看着别人也是同样写了10000多字,却已经收获了1000+粉丝,几百个点赞,我变的焦躁起来。我想快速获得关注度,我想获得首页的收录,于是我去看那些热门文章,想去模仿他们的写作方式,奇怪的是,带着烦躁的心理,我写作时脑子里竟然算是那些自己看过的热门文章的观点想法,思维怎么跳也跳不出来,于是自己按着这类思维,东拼西凑各位热点文章形成了自己的文章,然后去投稿。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样东拼西凑的文章竟然获得了更多的的评价和点赞关注,有一篇获得了一个专题的热门。这让我兴奋不已,似乎自己找到了在平台上写作并且快速获得关注的方法。
直到有一天,按照东拼西凑的想法,我去投稿,竟然很快的都被否定掉了,自己竟然没什么失落感,脑子里想的却只有凑多一篇文章投稿呗,于是在各类热门上快速阅览,还想通过这种东拼西凑的方式投多一次稿。
在快速阅读热门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篇写美剧的文章,自己初中以来一直有追美剧,所以点进去看了看。这一看,就把我吸引住了。他写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看的美剧,并结合自己成长经过,对主角有着很好的了解,对于剧情的发展有吐槽有欣赏。作者所写的一切自己都那么有感觉,仿佛自己都曾经历过。那篇文章的阅读量有3000+,点赞的人有几百个。看到这,我有点愧疚,为什么自己也看过同样的美剧,为什么自己写不出来这么受关注度的文章呢。
带着自我怀疑,我决定去了解一下这个作者,看看其他他的文章。作者跟我一样是大学生,他写文字也只有20000多字,却获得了很多的赞和粉丝,细看他的文章,大多关于她自己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事,他将自己经历的事情所思所想写下来,投稿只是说为了分享给有共鸣的人,有人找她签约,但是她拒绝了,她说自己写文章只是总结自己,并无太过功利。
看到这里,我愣了一下,不过又带来了些思考。我刚开始最初的目的也是写写日记,写写随笔,不过随着写作进行,我的关注点转移了,我每天关注的不再是文章本身,而是文章带来了多少点赞,文章带来了多少阅读量,当阅读量多一点时候,我会认为自己的文章好,阅读量少的时候,带着怀疑自己文章这次写的比较差的想法,又会想方设法去提高阅读量,分享到朋友圈,叫别人转发点赞,以获得别人关注的方式提高自己心中的对于自己弱所写文章的看法。
我的存在感,我的满足感并不来源于我自己写了一篇对自己有总结意义的文章,自己写了一篇有自己想法的文章,自己写一篇自己亲身经历的文章。似乎,似乎我的存在感,我的满足感在别人的掌控之中,别人的点赞,别人的阅读,就是控制我心绪的武器,我每天为了获得点赞,为了获得阅读量甚至不惜东拼西凑文章,不惜死皮赖脸叫别人转发。
很感谢那位无意中阅读到的作者,感谢她的故事,她的所想。可能写作就是这样,当你认真专心写自己的故事,不带功利性的分享,文章总能与某一部分人共鸣。作者根据自己所经历所感悟去精心情打磨故事,打磨说理写出来的文章,获得100000+阅读量,只是专注写作之下的副产品。相反,如果你只盯着100000+阅读量,临渊羡鱼,不去好好专注写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法,只求付出,终将会有属于你的100000+副产品的诞生!
感谢您的阅读,若是喜欢,请随着点赞评论交流,若是期待,请继续关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