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6(静心而论1335):《建构解决之道》第二篇分享二—— 开发过去的成功经验,比重新学习新的策略要容易得多。
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候,总会看到不满意的、糟糕的地方,有时甚至失望至极;这时候如果别人教给方法,根本也听不懂、也用不上。因为这时候正处于情绪之中,更多是在纠结,在内耗,所以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新东西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挖掘以前会的方法与策略,也许很快就能用得上;这种“会”的东西,也就是成功经验,是一种例外,这就是在过去生活中、个人身上已经存在的力量和资源的例外,无论是偶发的,片刻的、短小的,都是既然存在的,再次复制或扩大应用他们的容易度,会比当事人学习新的方法来的容易很多。
换句话来说,我们在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急着去教他新的策略与方法,不如先探讨、扩大巩固他已经会的方法,即是小小的例外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去大大开发和启动的重要资源;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增加效率,同时还能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使孩子更加自尊、自信,更加有自我掌控感,产生力量,产生希望;让孩子更容易改变现状。
运用应对问句思考和探究孩子的现状,会让我们看到孩子已经发挥的自助方法与自发力量。
比如:当学习压力很大,让你很痛苦的时候,是什么让你仍然愿意坚持来学校上学?
你与班主任的关系在这么不乐观的情景下,你是怎么做到能够没有放弃呢?
我很好奇,在父母这样关系紧张随时都可能离婚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支撑你在这个家里继续待下去呢?
通过询问这些很小的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行动与动力是从何而来的,特别是让对方针对问题情绪的自发应对与处理,在通理支持对方感受的同时,又激发他看到自己已经在发挥的能量与做到的小成功,以及目前走过困境的小小有效方法。值得讨论既存隐含的自发力量,而减少被困境击垮的挫折感。
所以在当事人出现困境的时候,要先辨识、确认他们已经会了的方法与策略,而不是重新教给他们新的东西,肯定和引用当事人自发的应对能力,让情况先不要更糟,用赞美进一步创造改变的奇迹。先赞美他的优点,再讨论其问题或困境,让他站在自身例外经验的基础之上来面对问题,而不容易使他产生深陷于困境或被痛苦掩埋的这些困顿感,反而会有能量地去发展,解决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