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天净沙.秋思》

作者: 雨林漠风 | 来源:发表于2021-10-02 06:26 被阅读0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天净沙》,向来被认为是散曲小令中的杰作,

    我们首先看看《天净沙》虽然是曲牌,但是完全符合诗韵(平水韵)

    枯藤老树昏鸦,平平仄仄平平  鸦【下平六麻】小桥流水人家,仄平平仄平平  家【下平六麻】古道西风瘦马。仄仄平平仄仄  马【上声二十一马】夕阳西下,仄平平仄  下【上声二十一马】断肠人在天涯。仄平平仄平平  涯 【下平六麻】。

    我们在看看如白朴的这首: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不难看出,《天净沙》有共同的特点,1、2、5都是平声韵。

    也有不同的地方:第3句,有的叶韵用仄声:一点飞鸿影下、古道西风瘦马。有的用平声韵:薄幸虽来梦中、花担安排酒樽。

    第4句,有的叶韵(词牌中,平仄韵通押):夕阳西下 ;有的不押韵:青山绿水。但是一定仄声收尾。

    其次,我们在看看写作手法,前二句视为断肠人的眼中景,把古道视为他所行走的,瘦马视为他所牵或所骑的,但是,前三句的工整性,形成相对的自我封闭,从而在形式上把四、五两句相对松散的结构割裂了。

    学者陈伯海曾指出,夕阳西下和在天涯,可以视为断肠人处身的时和地。因为时空自身的圆满自足,从而把这位断肠人从之前三句密集的意象中割裂出去,并用一个动词的“在”,把他固定在一个无所依傍的天边世界。

    结果是,前三句景象在空间上依次向断肠人的逼近,形成一种空间的也是心理的逻辑链,但小令词语和句子的特殊组合,却造成了“断肠人”从密集意象中步步后撤,最后凝固在一个没有任何物象可以依傍的空洞的天边。

    第一,有景有人,人和景是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秋思是一种萧条、寂寞、悲凉的思绪,这种情思之所以冠以“秋”字,就是因为秋是一种触媒。

    第二,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丰富的意象。

    第三、作者对时空关系的处理,最适合表达秋思。

    这首小令写得好,就在于描绘了一副绝妙的秋景图。但更确切的说。则是一副绝妙的“秋思”图。

    题名《秋思》,但全篇却无一语道及其所“思”的内容。它只是排列一些孤零零的景物,并点明这些景物正是小令主人公“思”之寄寓所在。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几笔,就描写出了一个形单影只的愁苦之人,一匹瘦马作伴,远离家乡,浪迹天涯。整首作品语言凝练却意境深远,用有限的意象表达出了无限的情感,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马致远的愁绪并非臆想,而是从生活中来的。元朝,读书人地位低下,九儒十丐,文人空有才华却上升无门。有些文人给人代笔练字,还有人做了编剧,撰写戏剧谋生。

    了解时代背景后,我们更能懂得作者此时的心情,也更感这首作品的绝妙。含蓄却有余味,让人能够反复地去咀嚼,去品味。

    前面写出所有意象都是为“断肠人”服务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断肠人”的出现,这幅秋郊夕照图也就完整了。

    浪迹天涯的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此种画面,不管怎么看,都不免让人觉哀愁,寥寥数字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所以,在这个完整的景和意象里,这首作品的“眼”也就呼之欲出。

    断肠人在天涯。唯有有人参与的景色才是有灵魂的,人出现的时候,所有的意象,所有的自然,所有的眼前景和心中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赏析《天净沙.秋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up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