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读《超越原生家庭》笔记1

读《超越原生家庭》笔记1

作者: 侯永红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16:54 被阅读0次

    今天读到由美国从事婚姻问题咨询和家庭心理治疗方面工作罗纳德●理查森博士所写的《超越原生家庭》一书,本书共分九章,分别是:

    第1章  简介

    第2章  家庭是奇怪的生物

    第3章  你从来不跟我说话:家庭成员之间亲密与疏远

    第4章  你不比我更好,只是跟我不同:家庭分岐的处理

    第5章  如何在保持真我的同时维持亲密关系

    第6章  人际关系中的三角模式

    第7章  谁是长子或长女:原生家庭中子女出生顺序与性别序列

    第8章  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第9章  我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今天主要分享第1章至第3章的内容。

    1

    本书第一章是简介,在这里作者的一些观点是值得我们认真领会与思考的,这有利于我们对什么是原生家庭的认知有所帮助。

    对于每个人来说,原生家庭(即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一生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

    这种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并非仅限于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们整个世界观,都是由原生家庭的环境塑造的,在原生家庭中得的各种观念也会伴随我们一生。

    在人生中的某个时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们在心理上很少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即使你在自己建立的新家庭中,仍然会重复原生家庭的各种机制和规则。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摆脱早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

    有些人在成年以后,希望证明父母是不称职的,并且希望他们能够改进。还有很多人希望跟原生家庭划清界限。这都反应一个事实:原生家庭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学会如何与原生家庭的保持亲密关系,在心理和感情上保持独立的自我。

    人们在离开原生家庭之后,大多建立起一些新的亲密关系。一个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会不会处理原生家庭的各种影响。

     通过阅读这章内容,我认为我们如果想取得进步,想在生活与工作中都能获得幸福,那么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一个客观的评价,因为我们每个原生家庭都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有经济上的、有父母本身教育经历和父母的教育理念。

    我们必须有一个辨别的认知,既不一定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他的教育理念就一定先进,而没有接受教育父母的理念就不行。在教育方面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就要强于家庭经济差的。

    我们必须与原生家庭划清边界,对于原生家庭的一些理念要有所区分,好的接受,不好的,消极的理念就得抛弃。不能因为是原生家庭的东西就一味接受,这样是不利于自发展的,特别是不利于新生家庭的和谐   

    2

    第二章 家庭是奇怪的生物,在这一章里,作者主要提到:

    一、 髋骨与股骨的结合:家庭关系运行的原理。

    家庭不是一群“各行其是”的个人的集合体,一个家庭并不仅仅是所有家庭成员的简单相加,正如我们的手并不是五个手掌的简单组合。在一个家庭中,没有什么事情是孤立发生的。

    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内部制造平衡与不平衡的方式都会影响所有成员的整体健康状况与幸福指数。

    我们最初出生的家庭中会发生各种“平衡”与“失衡”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就算我们过了青春期之后再没有与原来的家庭成员接触过,往往也是如此。

    一对夫妻结婚以后,我们往往会认为他们的婚姻是一种独立的关系。他们生活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各种幸福快乐和不幸的问题似乎完全由他俩人的个性造成的,似乎这一切全部取决于他们俩人。但现实中,实际情况却往往非常复杂,任何婚姻都是处于动态平衡中的两个家庭的结合。

    二、 必须服从:家庭中的各种规则

    每个家庭、每种关系都有其内在的规则。规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明白讲出的的“显规则”,另外一种则是隐含的“潜规则”。每个家庭都会产生这两种规则,而且数量众多,各不相同。

    规则的基本目的是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协调他们交往的方式。如果家庭成员都遵守这些规则的话,家庭关系就会保持平衡,每一个新加入家庭的人都要学会这些规则。

    通过认真阅读这章内容,让我对家庭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正如作者所说,家庭并不是一群各行其是的个人集合体,既然命运让我们在一起组成一个家庭或加入这个家庭(比如结婚以后,女方加入男家方家庭或男方加入女方家庭),就得必须遵守这个家庭原有的无形规则,可以沟通和调剂,但不可忽视和触犯,否则,损害的是整个家庭成员的所有利益。

    简单地说,父母因经营企业不善导致欠债不还,受到追责,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你敢说就是当事人的事情吗?孩子是不能考公务员的。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受到一定社会影响,谁的儿子、女儿、父母是“老赖”相伴其身。

    再比如,婚后由于各自工作岗位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消费观念不同,导致收入高的一方在消费方式会让收入低的一方觉得是花钱大手大脚,此时,收入高的一方应当认真和对方沟通,不能认为钱是挣的你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你需明白,婚后财产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作为家庭成员应当顾及对方的感受。

    关于家庭中的各种规则,这一点我认为西方与我国是一样的,我们在传统教育中,强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之说,在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些无形的家规的存在,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文章中提到在一些家庭中,“恐惧”、“悲伤”和“焦虑”情绪是不允许表露出来的,这与我们家庭教育中所强调的男子汉要坚强,生活需要阳光一些,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负面性等。

    在我们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很少有书面的家规存在,但我相信每个家庭都有一种无形的规矩存在,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遇到困难应当怎么处理等。

    我们学习与探讨原生家庭的本质,是让我们学会怎样与不同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进行交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这一章,作者写道,你从来不跟我说话: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与疏远

    1、关系可以更近一些,但不要过分

    作者写道:我们每个人是一方面需要“亲近感”(或称为“密合感”),另外一方面也需要“距离感”

    这两种截然相反、相互独立的需求贯穿我们整个一生,随着我们生活环境和平生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完全依赖于父母,时刻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到了青春期,我们终于开始要求与父母彻底分离。

    2、表面现象是迷惑人的

    有一个常常迷惑的现象与“亲密”和“疏远”的对立有关:大多数外表看起来很独立的人往往只是假装独立罢了。

    他们对亲密关系感到恐惧,于是利用距离和疏远来压制这种恐惧。他们也许迫切需要亲密感,但同时对亲密关系感到恐惧,最后只能选择用疏远来代替亲密。

    3、全世界的人都想要有个妈妈

    跟其他许多东西一样,我们对亲密感的需求也来自我们的原生家庭。

    大约在6至9岁的时,我们开始认识到父母并不能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全部关爱、包容和安全感。

    如果人们幼年时缺乏必要的关爱和指导,长大后就容易产生强烈的幻想,幻想将来会有一个“特殊的人”给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

    当人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往往会认为是某人的责任。如果他们埋怨自己、认为自己错了的话,就会尽力迎合对方的喜好,以取得对方的赞许和热爱。

    如果他们认定是对方的错,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改变对方。

    在家庭关系中,过分的“亲密”和过分的“疏远”都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

    通过对这章的学习,我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有了一定认识,人们应当很清楚地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不仅在工作、学生中,而在家庭成员之间也同样重要。

    同事、同学之间的关系只是阶段性的,而家庭成员关系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特别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相处模式,如果能够了解并能掌握一些技巧,则会让我们的生活和谐许多,反之亦然。

    对此,我们如果在组建一个新的家庭时,可以适当了解一下对方的原生家庭情况,了解对方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孩子之间(如果有)是一个什么样的相处模式,他或她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中,对这些问题的态度是什么,可以开诚布公的与对方进行一些探讨,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的看法等等。比如有些人喜欢亲密无间式的,喜欢什么事情都与对方说,好的坏的,让对方知道,并且和对方一些来探讨解决方案。

    而有些人则由于本身的原因和成长的环境,则喜欢疏远型的,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喜欢与对方进行分享,也不想麻烦对方。这种人不能说他或她是自私的,这只是一种处理事情的方式,如果一个喜欢亲密型的和一个疏远型的在一起,肯定是不想融合的,因为俩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感受不到的其中的状态,也无法理解对方,久而久之,只会让双方感到压抑。如果我们能在建立家庭之前,把这些问题放在台面上进行讨论,或许会降低零误会。

    所以,在家庭中,谁都没有问题,有的只是如何相处,或者双方如何兼融、包容对方的生活习惯和需求而已。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下次再见,谢谢大家。

     

    注:此次分享内容是我与几位年轻同事一起发起的读书分享会上的发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超越原生家庭》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wc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