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家鲍耶尔说:“当一个班级内学生总数超过三十人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注意重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这是他考察了千百所学校之后得出的结论。鲍耶尔的这句话我是比较赞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我们学校,每个班级的人数都达到了50人以上,到了六年级甚至达到55人,一个班级的人数那么庞大,一个老师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持续地去关注个体呢?一个老师能对学生的心理有持久的关注,这种“厉害”在于该老师的专业能力非常的高,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的。就在今天下午午读课的时间,我去上洗手间,一路经过三个班级,其中有两个班级里传来老师训斥学生的声音,我不由得感概,这周以来,学生的确非常的躁动,在这么庞大的班级里,只要有一个学生捣乱,搞鬼,班上的其他同学就会跟着一起瞎搞鬼。
比如我们班的新航这周有点不好的苗头出现,在昨天第三节课的课间,新航为了吸引同学的注意,故意对着同学竖起中指,当别人蔑视他时,他就开始破口大骂,而且骂的话特别脏。还有在今天早上我一到学校就先去看看孩子们扫清洁区的情况,一到操场,远远就看见一推的人在玩沙子,其中新航是有扫地的任务,显然他只记得玩,把扫地这件事扔到了一边,因为他觉得玩才是他最重要的事情,扫班级的清洁区不好玩,还需要付出体力、耐力,所以他宁愿顶着被老师批评、被扣分都不愿主动去扫,这是一个极极缺乏责任感的孩子。
正是因为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在下午扫地时,新航同样做了让同学、让老师心寒的事情,他认为清洁区没有垃圾,就私自跑去跟别班的学生去玩踢球了,当其他同学都已经扫完之后,他依然继续踢他的球,显然不把班级放进心上,他的这种无赖、无责任,令班上的很多同学对他很反感。
这还不算什么,由于是南风天地板特别的湿,下午我利用课前的几分钟给他们做安全教育,新航却不顾我的感受,在我的眼皮底下添着他的水瓶盖子,还翘着二郎腿,时不时动来动去,当着我的面一边喝水一边向其他同学晃悠。此时的我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他一直在突破我的底线,正当他得瑟的时候,我一把夺走了他的盖子扔到了讲台,我脸色煞白,他看着我严肃的眼神,他不再敢做出挑战我的底线。你以为他到此就不会惹事生非了吗?没有,他要继续折腾同学、折腾老师。
是的,在后来的下课时间,他故意去拍打了小邦,还一边邪笑一边跑了出去,小邦看着自己被无缘无故的打,他就跑去追,被我阻止了,学校严禁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显然他又开始触碰这个底线,很快上课的铃声响了,小琳跑过来难受地跟我说:“老师,新航刚才一直在说脏话,不断地骂人,我都烦死他了。”
新航这几天的行为、言行,令很多人都唾弃,为了把这股风气消灭掉,于是我决定治一治他,在今天下午放学,我把他留了下来,他走进我的办公室,我一句话也没有说,他低着头,我冷落了他5分钟,然后让他站好,我拿出了我的手机,打开我事先叫学生录制好脏话,我开始播放给他听,我严厉地说:“你现在来体验你当初给人说脏话的感觉,一边听一边想自己这几天在班级做的这些麻烦事。”我在旁边改作业,让他站在我旁边听,整整给他听了40分钟,此时我望着他的脸,原来一脸傲气凌人的样子,现在像卸了皮球似的。
我无表情的问他:“还想继续听吗?我可以再给半小时的机会给你听,可好听了。”新航死劲地摇着头。“你可听好了,下周还给老师、给班级制造各种麻烦,让自己成为特殊的人、不正常的人,那么下周老师就帮你“洗干净”,而且让你欣赏“金刚经”,一直听,直到你真正改变为止,此时的新航突然像只温顺的猫一样,看着他的样子,既心疼又无奈。
像新航这样的孩子,会经常给你惊喜,而且是很大的惊喜,没有很强的“定力、修为、专业能力”,是很难带好一个班级的,而且对自己的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
教育之艰难,难在面对复杂的个体,如何去真正帮助他们,难在主观上不会考虑一定要放弃谁,但从结果看一定会放弃一部分学生。这样的教育机制运行之下,我们真的遇到很大很大的困难,唯有是能帮助多少就尽力帮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