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宛与洛要为大家分享一种,可以使自己的练习变得更高效的方法。
这种方法便是“伪实现”法。
“伪”,假的意思,这里是指自己的练习目标还没有实现,但要先当作它实现了。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伪实现”法的练习步骤是,先完成一件事情的“骨架”,把“骨架”搭建起来,然后才是“肌肉”,最后才是“皮肤”。
就像练琴这件事。
“骨架”便是大致的练习目标,周期一般都会较长;“肌肉”则是具体到每天、每次练习中的练习计划;“皮肤”,则指练习中的细节性问题。
下面以一个例子,为大家解读一下“伪实现”法的高效之处。
比如一位想要学习口琴的业余爱好者,他在3个月之后,想拿着口琴,在公司的年会上表演。
所以,当他运用“伪实现”法进行规划与练习时,3个月至少要熟练演奏一首作品,便成了“骨架”。
有了这个,也就有了大致的方向与目标。但如何进一步地开展自己的练习,如何较有效率地开始第一步练习,仅靠“大目标”还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还需要往“骨架”中填入“肌肉”,也就是把自己每次要练的内容给分配好。
比如,第1天要做的,便是找到一本教材,或者一套网课,又或者一位老师,并开始了解关于口琴的基本知识,基本的演奏姿势,如何发音等。
明确了每次要做的事,也就对每次练习所要达到的“小目标”更加清晰了,练习起来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在第1天的练习中,演奏姿势有没有基本做到位,身体有没有适应,有没有放松下来,能不能发出正常的音色。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而言,也是需要大量尝试的。
反复尝试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磨”自己,完善细节的过程。这就是在为“肌肉”,加上一层“皮肤”。
通过“伪实现”法的“一层层”地“分级”练习,学琴者便可以在3个月的时间内,有序、有效果地将一首作品学会、学扎实,最终达到可以上台独奏的效果。
比起毫无规划、“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练法,“伪实现”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使学琴者免于过早地因无关紧要的担忧而困惑。
比如自己学不会,时间不够用,不知道该从哪开始,不知道怎么练习等……
因为早已明确自己练习的“骨架”、“肌肉”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63920/14c02f4e65053e40.png)
网友评论